🟪《新華報導》讀者點閱總人次

「吃出來」的癌症!喉嚨出現這4種症狀,可能是預警…

來源:央視新聞 | 2024年01月28日12:03:12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的全球癌症負擔數據,食道癌是全球十大癌症之一。2020 年,全球有超過60萬例的新發生食道癌。其中,53.7%的新發生食道癌病例和55.3%的食道癌死亡病例發生在中國。

  換句話說,全球每年一半以上的新發食道癌患者在中國,其中有2/3的病例發生在橫跨河南、山西和河北的太行山地區。關於食道癌的預防、治療,一起來了解。

  食道癌的易發部位

  健康成人食道全長約25厘米,為肌肉管道,上端位於第六頸椎下緣或環狀軟骨下緣,其高度起於咽,下端位於第11胸椎左側,後續於胃的賁門部。

  食道主要分為頸部、胸部、腹部3段,每個節點都有可能成為食道腫瘤的生長部位,尤其是食道的3個生理狹窄處。

  因為和其他部位相比,狹窄處食物滯留時間較長。因此,食物中的某些致癌物質和食道的3個狹窄處接觸機會和滯留時間也大大多於其他部位。同時,食道狹窄處因為自身直徑較小,更容易與質地較硬的食物發生摩擦,造成一定程度的機械性損傷,長此以往容易引發慢性發炎或損傷,這也是食道發生癌變的重要原因之一。

  食道的3個生理狹窄:

  第一個狹窄位於食道的起端,即咽與食道的交接處,相當於環狀軟骨和第六頸椎體下緣,由環咽肌和環狀軟骨所圍成;

  第二個狹窄在食道入口以下7公分處,位於左支氣管跨越食道的部位,相當於胸骨角或第四、第五胸椎之間的水平,由主動脈弓從其左側穿過和左支氣管道從食道前方越過而形成,該部位是食道內異物易存留處;

  第三個狹窄是食道通過橫膈膜的裂孔處,該裂孔由右向左呈向上斜位。在行食道鋇餐造影時,可見到食道的這3個壓跡。

  食道癌的病因較為複雜。一般認為,食道黏膜上皮腫瘤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合併作用、長期慢性刺激的結果。

  根據《中國早期食道癌及癌前病變篩檢專家共識意見》的定義,年齡在40歲及以上且符合以下6點之一的,為食道癌高危險群:

  在我國,食道癌最密集區域位於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南側,尤以磁縣最高,年齡標化發生率超100/1萬;在秦嶺、大別山、川北、閩粵、蘇北、新疆等地也有相對集中的高發區。

  不良飲食習慣

  如吃快、喜熱燙食物、高鹽飲食、喜食醃菜類。

  「趁熱吃」是中國人多年來的傳統飲食習慣,很多食物也的確是熱著的時候更好吃,但這個「熱度」一定要把握好。研究表明,長期食用65℃以上的熱飲或食物,會增加食道癌變的風險。過燙的食物會對食道黏膜造成物理性損傷,長期反覆損傷容易出現不典型增生,罹患食道癌的風險隨之增加。

  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一級親屬有食道癌病史

  食道癌具有家族聚集現象,可能與同一家族成員具有相同的遺傳背景有關,也可能是因為同一家族成員共同暴露於特定的環境因素。

  一項基於人群的大型病例對照研究顯示,食道癌家族史與食道鱗狀細胞癌患病風險之間存在密切關聯。食道鱗狀細胞癌的發病風險隨著受影響的一級親屬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另外,父母雙方都患有食道癌的個體食道鱗癌發病風險大幅增加。

  口腔衛生不良

  牙齒脫落、刷牙頻率低、牙周健康不良等,也是引發食道鱗狀細胞癌的潛在危險因子。嚴重的牙齒脫落使食道鱗狀細胞癌的風險增加1.5倍。

  在中國,食道微生物豐度下降和唾液微生物多樣性降低的人群可能更容易發展為食道鱗狀上皮細胞不典型增生(食道鱗癌癌前病變階段)。此外,中國學者高社幹團隊研究發現,一種重要的牙周炎病原菌-牙齦卟啉單胞菌,近年來被認為是食道癌的高風險致病因子之一。牙齦卟啉單胞菌定植於人類食道上皮細胞,引起食道癌化療耐受,並與食道癌較差預後顯著相關。

  有上消化道症狀

  如噁心、嘔吐、 胃酸倒流、腹脹、胸疼等的人。

  食道腺癌與胃食道逆流密切相關,尤其是當胃食道逆流持續時間長、症狀嚴重時。胃食道逆流伴隨肥胖會進一步增加食道腺癌的風險。

  既往有食道癌癌前病變或疾病

  如食道鱗狀上皮異型增生、食道上皮內瘤變等的族群。

  本人有頭頸部腫瘤病史

  身體出現這些變化

  可能是食道癌預警

  食道通過緩慢並有滯留感或哽咽感

  食道癌患者常有食道口變小,食物下嚥困難且有停留的自我感覺。這些症狀只出現在下嚥食物時,進食後即行消失,且與食物的性質沒有關係,甚至在飲水時也有相同的感覺。

  食道內有異物感

  食道癌患者會感覺到食道像有異物一樣,感覺食物黏附在了食道上,或者疑為誤將異物吞下而存留在食道內,有類似米粒或蔬菜碎片貼附在食道上,吞嚥不下,既無疼痛也與進食無關,即使不作吞嚥動作,仍有異物存在的感覺。異物感的部位多與食道癌的病灶位置相吻合。

  進行性吞嚥困難

  食道癌最明顯的症狀是在吞嚥的時候,會出現哽噎的感覺。隨著病情的發展,症狀會越來越明顯。常表現為局部小範圍食道黏膜充血、腫脹、糜爛、淺層潰瘍和小斑塊病變,當食物通過時,就會出現吞嚥不適或吞嚥不順的感覺。如病情再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哽噎感,多半是在吞服類似烙餅、乾饃或其他不易徹底嚼碎的食物時,才能出現。自然病程由不能下嚥固體食物,發展至液體食物也不能下嚥。

  胸骨後疼痛

  這種表現在早期食道癌患者中比較多見。常在吞下食物時,胸骨後有輕微疼痛,並能感覺到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質可為燒灼樣痛、針刺樣痛、牽拉摩擦樣痛。

  疼痛的輕重與食物的性質有關,吞嚥粗糙、熱食或有刺激性的食物時,疼痛比較重;吞服流質、溫熱的食物時,疼痛比較輕。咽食物時疼痛,進食後減輕甚至消失。這種症狀大多可用藥物治療,暫時獲得緩解。但數日或數月後,病情又會復發,且反覆出現,存在較長時間。

  聲音沙啞

  迷走神經發出的喉返神經分佈於喉部的肌肉,參與支配正常發聲。任何原因引起的喉返神經損傷都可以引起聲音沙啞。一旦發現聲音沙啞,一定要到醫院就診,明確嘶啞的原因。

  食道癌病變本身以及轉移到淋巴結都可以直接侵犯或壓迫喉返神經,引起聲音沙啞。所以,出現了聲音沙啞,要考慮到食道癌的可能,並完善相關檢查,發現可能的病變。

  消化道症狀

  有消化系統症狀的人更容易罹患食道癌,如胃食道逆流、黑便、嘔血等。這是因為不良症狀長期刺激食道,會導致食道細胞在增殖過程中受到致癌物質的影響而發生癌變,因此有消化道症狀的人,其發病風險會比一般人高。

  食道癌患者

  復健期注意事項

  合理膳食,適當運動

  適當多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限制精製糖的攝取,一句話總結就是遵循「高優質蛋白、中等比例脂肪和低糖、高膳食纖維」的飲食模式。

  不吃變質發霉的食物,不吃不易消化或過黏的食物,如粽子、年糕、湯圓、粗纖維的蔬菜等,以免造成阻塞。

  對於食道癌術後患者,適當運動可以降低血栓的發生風險(術後久臥不動,容易發生血栓);可以促進胃腸功能,改善食慾;積極進行功能性鍛煉,可將手術造成的損傷降到最低;適量運動可改善睡眠,恢復體力,等等。

  運動時需選擇適當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及運動時間,盡量以緩和的運動為主。

  戒菸戒酒、平衡心理

  一方面,大部分人知悉自己罹患癌症後,都會有較強的心理波動,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應激性休克」。而後,患者都會處於一種混亂的心理狀態,長此以往,機體免疫功能以及神經、內分泌系統都會受到影響,內環境等也難以穩定。這些,反過來加劇了轉移復發的可能性。因此,努力幫助患者消解恐癌情結,就顯得十分重要。

  另一方面,儘管性格能否致癌,或癌症患者有無明確的性格傾向,還存在爭議,但是性格差異確實與癌症的轉移及復發有一定的關係。可透過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相關社團活動,在不斷與癌友的交往中,逐步加以改變或優化性格。而作為首要的一環,需善意地告訴患者的性格之優劣,並幫助他們分析和優化性格。

  注意勞逸結合、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定期體檢,及時複查

  定期複查是每位食道癌出院病患的必修課程。以術後患者為例,一般術後1個月、 3個月及6 個月需在門診對患者進行評估。此後,每6個月進行1次複查,持續5年。若在5年內未發現疾病進展,則此後每年進行1次複查。

  一般而言,腫瘤患者接受治療後,2~3年是復發轉移的高發生期,4~5年內未見轉移復發,或與腫瘤相關的生物學指徵已相對平穩,後續再出現轉移復發的機率會大幅下降,也預示著癌症的控制已大功初成。但很多患者也會因此而懈怠。事實上,5年後並非高枕無憂的完全健康期,最長的可在幾十年後出現復發。

  從一定程度上說,腫瘤患者的追蹤複查應是終生的。這樣可以較及時發現腫瘤復發、轉移的跡像或出現其他腫瘤的可能,及時治療,會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留言

🌍Translate文章翻譯成各國文字

Wikipedia

搜尋結果

🟪《新華報導》網站所有文章

顯示更多

臺中市議員蔡耀頡議會質詢 就前刑大大隊長林明佐涉案 要市警局組專案調查小組

中市西屯公所用行動溫暖花蓮 5/10花蓮農產展售盛大登場

為支持花蓮產業走出震災困境,台中市西屯區公所5月10日上午9時將在公所1樓大廳舉辦「為母親做件好事~西屯用行動溫暖花蓮」農特產品展售活動,展售來自壽豐鄉農會、富里鄉農會、鳳榮地區農會、光豐地區農會及立川漁場休閒農場產銷之農特產。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花蓮受強震衝擊,台中市府帶頭援助花蓮,當日將展售多達15項優質花蓮農特產品,歡迎大家為母親做件好事,一起用行動幫助花蓮,踴躍前往選購。

江肇國議員截取網路投訴文章質詢 警察局長不為苟同 5/09/2024 12:03:00 下午

前美軍招待所華麗轉身社福基地!盧市長視察美村綜合服務園區:台美共同記憶、新舊共融

台中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地方建設,高標準為公共工程把關。盧市長今(8)日率市府團隊一同視察「美村綜合服務園區新建工程」進度,園區採「局部保留、新舊共融」特殊設計手法,保留原有聯勤招待所歷史風貌,榮獲「第25屆國家建築金質獎-公共工程/建築工程組-金質獎」殊榮,建設局並獲總統蔡英文接見。盧市長表示,必須將歷史記憶銜接帶入全新空間,工程預計明年底完工,可提供市民包含社福、嬰幼兒日間托育、兒童運動及停車空間。

霧峰區四德里新任里長廖德源今就職 民政局長頒當選證書

打造完善路網!中市第13期重劃區4/30全面開放通行

號召女性縣市長花蓮賑災 盧市長:攜手同心為花蓮加油

花蓮歷經403大地震與近日不停歇的餘震,為支持花蓮重建,台中市長盧秀燕協同花蓮縣長徐榛蔚、宜蘭縣長林姿妙、台東縣長饒慶鈴、嘉義市長黃敏惠等女力縣市長,今(5)日於花蓮縣政府舉辦關懷振興花蓮行銷記者會。盧市長表示,花蓮重建需要大量經費,各縣市也都盡全力幫助花蓮,請花蓮民眾不要擔心,台中也會繼續攜手同心,為花蓮加油。

(三)🔵臺中市議會《警消環衛》委員會 議員質詢報導

(二)🔴市議員《警消環衛》業務質詢 臺中市政府的回應

哇!4月廣告收益績效下滑了!

第三分局提前歡慶母親節 寵愛媽咪超「窩」心

中市府加碼辦理「臺中市育兒租金補貼」即日起開放申請,無子女數上限,每名補貼4,000元

市府為減輕在臺中市租屋且育有0~12歲子女之市民租屋負擔,以本市囤房稅之稅收,辦理「臺中市育兒租金補貼」,凡於本市租屋且財稅符合規定者,每育有1名0至12歲子女即補助新臺幣4,000元,取消舊年度原先每戶家庭至多補助3名子女之限制,補助子女數不設限,今年更開放承租於臺中市社會住宅之市民申請,充分照顧本市在外租屋之育兒家庭,即日起至113年12月31日(二)止受理申請。

俄羅斯學者的觀點~俄烏戰爭兩周年檢討與臺海問題

https://ccss3172.blogspot.com/2024/05/blog-post_184.html

「戰爭與和平」?!(九) 5/06/2024 10:53:00 下午

🟩立法院報導

黃仁委員:臺灣破冰國際觀光旅遊的尖兵 - 原住民 5/07/2024 12:53:00 下午

黃仁立法委員表示臺灣原住民,是面向國際社會,最為直接有效的一張外交名片,疫情過後,臺灣原住民可以做為破冰國際觀旅的尖兵,讓原住民以獨有的部落文化之美迎向全世界,成為重新啟動臺灣觀光產業的鎖鑰。

林靜儀:接下來會在另一個位置上為國家服務,我十分感激

🟥最近30天最多人瀏覽

基層員警克服重重困難 成功考上警察大學警佐班

中市府助中高齡重返職場 山線銀髮人才服務據點4月試營運

黃仁委員:臺灣破冰國際觀光旅遊的尖兵 - 原住民

113年后里區慶祝母親節暨模範母親表揚活動

免費發送樹苗 鼓勵環境多綠化 朱暖英:保護土地減緩碳排衝擊

IC卡當證件身體不適頻「斷線」警使命必達助送醫

⏹️人事異動報導

魚兒將亡、請求協助、功德無量!

中市府助中高齡重返職場 山線銀髮人才服務據點4月試營運

【輿情回應】 某貓咪咖啡廳疑未妥善照護動物 中市府:將依法查辦

有關某貓咪咖啡廳遭民眾檢舉一案,台中市政府說明如下: 動保處表示,昨日前往稽查,發現內部約有50多隻貓咪,初步查看並無發現網路爆料的受傷貓隻,但今天仍會請負責人到動保處說明,若調查屬實有虐貓情況,故意傷害貓隻導致受傷,依動保法第30條可處新台幣1.5萬至7.5萬元罰鍰。

規律運動享健康 樂活臺中大步走

(一)🟩臺中市議會定期會《交通地政》業務 議員質詢報導

(二)🟩臺中市議會定期會《交通地政》業務 議員質詢報導

(三)🟩臺中市議會定期會《交通地政》業務 議員質詢報導

(一)🔴市議員《交通地政》業務質詢 臺中市政府的回應

(一)🟪臺中市議會定期會《教育文化》業務 議員質詢報導

(二)🟪臺中市議會定期會《教育文化》業務 議員質詢報導

(四)🟪臺中市議會定期會《教育文化》業務 議員質詢報導

豐原翁子社區舉辦母親節星光走秀活動 表彰模範母親的偉大

🔴市議員《教育文化》業務質詢 臺中市政府的回應

臺中市建造執照112年度考核成績出爐 榮獲六都都會型甲組特優

自109年起,臺中市於內政部主辦的「建造執照與雜項執照核發項目」,連續4年蟬聯都會型甲組特優,去年度(112年)分數更是獲得100分滿分的優異成績,肯定臺中市在「建造執照與雜項執照核發項目」上的行政管理及創新作為。

徐瑄灃議員提醒市府不要藉輔導或興辦宗教事業之名,實際上是護航違建宮廟,破壞農地農用

市議會今(23)日進行民政業務務質詢,徐瑄灃議員提醒市府不要藉輔導或興辦宗教事業之名,實際上是護航違建宮廟,破壞農地農用。並關切台中市公私托嬰中心設置監管雲系統進度,依據衛福部社家署規畫,2024年設置雲端儲存空間,全台公私立托育機構影像須保存30天,希望市府及早執行設置完成,保障幼兒安全。

便利店、咖啡廳、火鍋店樣樣都有 中市太平育賢二期好宅歡喜入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