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邁專欄》〈白鴿〉寄情
《李邁專欄》
宋代大儒〈黃庭堅〉有一句千古名言:「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心中,對鏡便覺面目可憎,向人亦感言語乏味」,該句名言,經過不斷的演譯引申簡化成:「一日不讀書,便感面目可憎、言語乏味」。
說來不嫌寒碜,成天到晚為了謀生活、找飯轍,已累得愛睏要死倒頭就睡的我,漫說一日不讀書、三日不讀書,少說我已經十年八年沒有好好地讀過一本書了,可憐的我,最近總算找到答案了,為啥「人嫌狗不待見我」?為啥「哥哥不疼、佬佬不愛、妹妹不喜歡我」?因為我面目「非常」可憎、言語「味同嚼蠟」。
沒空讀書的糟粕老頭我,曾聽人說過(忘了是誰說過):「唱歌是語言的特化,語言也是一種有富有節奏、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的音樂」。基於「讀書」和「音樂」之間的這層「近親」關係,有事沒事總愛聽點小調哼點小曲的我,好像「風韻猶存亅還是有點兒「姿色」並非完全「索然無味」,所以十里八鄉、城里鎮外,仍然不乏大姑娘、小媳婦願意和我搭訕、拉寡(聊天),讓我在如沐春風、受寵若驚的當兒,也深深體悟到音樂不但可以怡情悦性,而且可以消除隔閡、縮小距離、增進友誼。
有一首在拉丁歌壇風靡了幾近140餘年的西班牙情歌,節奏輕快、旋律悠掦、歌詞甜美、意涵雋永,是一條這輩子您不可「閃聽亅錯失的「天籟之聲」。
這首世紀經典佳作,名為〈La Paloma〉中譯為〈白鴿〉、〈鴿子〉,「傳說」1861年間西班牙作曲家Sebastia'n Lradier在古巴旅行之際,深受當地風行的浪漫拉丁所影響,觸發靈感,返國後遂創作了這首媲美「國歌」的不朽篇章。
「末學」老朽不材打算分3回,將這首La Paloma的原創演奏暨譜詞歌曲與「愛樂人」分享!希望「愛書人」也會喜歡!
選曲(一)Inka Gold樂團Pan Flute (排笛)& Guitar(木吉他,2015年於〈梅薩〉Mesa Concert演奏的〈白鴿〉(La Paloma)。
選曲(二)Antonio Tanca探戈(Tango)節奏,手風琴演奏之〈La Paloma〉。
選曲(三)懐念荷蘭女歌手Corry Konings(科里.科寧)唱片發行之〈La Paloma〉。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