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墩國中帶孩子實境解謎走讀犁頭店尋寶
新華報導網站\報導
臺中市舊稱「大墩」,南屯又是臺中市的發源地,昔稱「犁頭店」,清朝年間,因為拓荒打製犁頭等農具的店鋪聚集,形成聚落稱做「犁頭店」。今天(2日)大墩國中以「犁頭店的孩子」為題,透過實境解謎,遊戲、闖關、觀察、訪談帶領學生認識「大墩」發展的源頭,自己的家鄉聚落中心萬和宮及「臺中第一街—犁頭店」。
學生從實境解謎尋寶遊戲中,認識穿山甲的英文「pangolin」,了解南屯區「穿木屐躦鯪鯉」的由來,及尋找在地文史保存在廟宇雕刻、地磚、牆壁彩繪等等的藝術巧思。也經由線索找到南屯僅存慶龍犁頭店老打鐵舖的秘密,幸運訪談蔡慶隆爺爺,了解南屯老街的發展史與打鐵店的昔日演進;同學也嘖嘖稱奇第一次看到「犁頭」的原貌。走讀過程,學生們也專注解謎看著古地圖踏察巡檢署與南北門,津津有味聆聽文史研究林榮梓老師敘說羅漢腳的故事與憨番扛廟角的歷史典故。接著,也認識萬和宮的廟宇建築、古文物典藏,還有在地南屯老街美食,寓教於樂!
學生李賢駿說:「曾經聽媽媽說,我們居住的南屯叫做犁頭店,今天終於知道犁頭原來是一種鋤頭」。曾昀勻同學說:「原來打鐵店是拜李鐵拐!典故真有趣!」學生圖書館長的涂榕方也分享:「每年端午節南屯區公所都會辦理穿木屐躦鯪鯉,吃肉粽配麻芛的活動,原來『鯪鯉』就是林老師所說的穿山甲,萬和宮附近藏有許多犁頭與穿山甲的圖案,下次要帶家人來尋找。」
徐秀青校長表示,大墩國中積極推動國際教育與閱讀教育,因為位在七期新發展重劃區的學校,更要帶孩子認識在地傳統文化,傳承今昔的文化特色,越在地越國際 ! 閱讀書本,也要走讀鄉土,閱覽世界了解各國文化,更要始於認識觀察自己生長生活的文化寶藏。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