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陳俞融批市府未妥善保障行人安全,要求積極建置人行道保障行人安全
新華報導網站\報導
近來隨著中央地方對於行人安全開始積極重視,確保行人能安全走在路上也成為共識,但市議員陳俞融就指出,台中原市區(原八區)因為開發早,人行道普遍缺乏,而根據市府資料,台中原市區人行道建置情形,10-15米道路有1536條,其中有人行道(含部分路段有)的有526條,僅3成4,10米以下道路有4296條,其中有人行道(含部分路段有)的有107條更竟只有2.4%,可以看出,台中市區15米以下的道路,人行道建置率極度不足。陳俞融提到,也難怪113年1月臺中市行人在路段發生事故件數共126人死傷,與新北市並列六都最多,其中原市區就占了55人,占死傷人數4成3,這也凸顯市區人行道不足的問題。批評市府未妥善保障行人行走安全,要求市府盡速針對寬度15米以下道路,建置行人空間。
市議會5月16日進行都建水委員會業務質詢,市議員陳俞融、陳淑華、張芬郁、蕭隆澤、陳雅惠、謝家宜等人關心台中市目前寬度15米以下道路人行道建置率低問題,要求市府應針對目前無人行道路段,積極研擬增設人行空間,保障市民行走安全。
陳俞融說,近來111-113年度市區新設人行道,20米以上有1處,20-15米有6處,10-15米有3處,10米以下僅有2處,建置率也是低迷僅1成6,甚至3年來市區改善人行道有76處,但其中有關10米寬道路的人行道改善僅3處,顯示行人若行走在台中市路寬不夠的道路上,毫無安全可言。
陳俞融表示,除了近20~30年才開發的新興區域外,一般老市區很難在路上看到完整且連貫的人行道,行人一旦沒有方便安全的路可以走,自然也就不想以身犯險,遂養成短短幾百公尺也要騎車、再遠一點就開車代步的習慣,順便違停店家門口還更方便又安全,形成以車為本的畸形交通環境。陳俞融指出立法院今年通過《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其中就提到直轄市主管機關應對都市計畫區域內一定寬度以上道路未設人行道者,擬訂分年分期建設計畫,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優先實施改善,但目前寬度15米以下道路人行道建置率這麼低,陳俞融要求建設局要及早因應,落實盤點人行環境,廣設人行道、優化路側設施,以及落實人車分流,以保障行人的安全。
陳俞融強調,很多寬度小的路,卻是最需要人行道的情形、如北區永興街(以健行路到梅亭街為例),常出現孩童走路在路上因無人行道,只能被迫在車輛縫隙間行走,景象令人怵目驚心,也顯示台中行人,陳俞融說,不同於其他寬度夠的道路雖沒有人行道,但行人還可以有其他地方可以躲避,特別是路寬度10米左右或以下的道路,行人沒有人行道可以走,若一但車子經過,行人通常只能緊靠路側,跟汽機車往往只有一個手臂之差距離就會被碰撞,然而這些15米以下的道路區域如永興街,很多都是民眾日常生活會行走的道路,但卻都沒有人行道,也無騎樓空間可以行走,許多民眾只能被迫與汽機車爭道,形成每日日常景象。
對此,建設局長陳大田回應,建設局針對寬度20米以上道路,人行道建置率94%,15-20米道路,人行道建置率則為88%,而至於寬度15米以下道路人行道不足現象,全國各縣市都一樣,而由於汽機車越來越多,道路必須保持一定寬度讓車輛交會,而為了解決此問題,建設局目前在10米甚至8米以下寬度的道路,希望透過道路設計手段來增加設置實體、標線人行道的空間,保障行人安全。
陳俞融也以澳門為例,指出澳門道路比台中多數道路還要窄,除了很多都是單向道,兩邊也停滿車,但澳門兩邊仍然保留行人道。顯示再窄小的道路都可以規劃有人行道,所以道路寬度窄也不應是市府藉口。
市議員陳淑華也說,15米以下道路人行道建置率僅三成,實在非常低,也以市政路延伸第二標為例,存在路面高低落差大的情形,讓在地居民行走十分不便,要求市府針對市場、商圈、學校周邊通盤檢討,建置無障礙的行人空間。
張芬郁也指出,大里區新仁橋、日新橋也缺乏人行空間,在交通局不願縮減路寬設計下,只能以外掛橋面方式解決,新仁橋會勘後造價4千多萬,市府沒經費,卻寧可把預算用在排隊吵架的物調券,去年發送8千萬,都可以做二條橋面人行道,連續3年3.95億購物節,也可拓寬3條和大里德芳路一段一樣需要拓寬的地方。
張芬郁質疑盧市府以不做不理卡不同黨派的議員及其代表的民意,要求副市長黃國榮轉告盧秀燕,這種敷衍的態度如何當總統?
謝家宜議員表示,4月16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因應未來該條例的施行,台中市應該提前進行『步行環境調查』,針對既有行人空間的欠缺或不足、行人密集場所周邊改善、影響行人動線的障礙物排除等問題,訂定推動及改善計畫,並逐年編列預算改善,建立對行人友善且安全的通行環境。
謝家宜議員指出,最近經過文心路時,發現靠近北區側的梅川已經完成水岸周邊人行道改善工程,但同一條梅川河岸,靠近北屯區側因未進行改善,形成改造前與改造後的強烈對比,建議建設局應該盤點需要改善的河段,排定順序逐步施作改善。而位於北新國中校門的柳川兩側,只有柳陽東街側有人行道,而柳陽西街側因沒有人行道,形成行人走在道路中間的危險狀況,謝家宜建議應參照梅川的懸臂工法建置安全的人行空間。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