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車駕駛素養 台中市議員邱愛珊籲借鑒日德經驗
新華報導網站\報導
台中市議員邱愛珊針對公車駕駛安全與素養的提升提出建議,她說今年東海大學女學生公車意外事件,該事故導致一位女大學生不幸離世,事件發生至今已近兩個月,社會各界依然對駕駛安全與責任感到疑慮,她呼籲市府參考日本與德國的公車管理制度,並強調必須從「感同身受」的角度出發,徹底提升駕駛的安全意識與服務素養。
邱愛珊指出,目前台中市新進駕駛的訓練從入職到獨立上路,通常僅需兩個月實習,但這樣的培訓是否充分值得討論,她建議台中市可以參考日本的京成巴士模式,日本各公車業者對駕駛的教育訓練非常重視,不僅要求新駕駛進行長期跟車實習,還規定每年需進行至少16小時的在職進修,確保駕駛技術和服務質量能符合標準。
邱愛珊強調,台灣的公車業者常在事故發生後才提出「加強教育訓練」的應對,但缺乏持續性的機制;希望市府能參考日本的「運轉手駕駛安全準則」,明確規範駕駛定期訓練與考核的頻率,並對違反規範者施以懲罰,她更進一步建議,應建立不定期的駕駛考核與檢測機制,避免駕駛的行車行為淪為「趕火車」式的操作,確保市民搭乘公車的安全。
此外,邱愛珊指出,公車駕駛短缺也是目前影響公車服務品質的重要因素,市府可以參考德國公共運輸業面對缺工的做法,透過產學合作吸引青年投入運輸業,建議交通局與市內擁有運輸與交通相關科系的學校積極合作,創造吸引學生進入運輸業的誘因,減少畢業生因學用落差而離開本行,讓交通行業有新血注入,從而降低駕駛平均年齡;根據調查,目前台灣大客車駕駛的平均年齡已達49.5歲,而台北市更有兩成駕駛年齡超過60歲,為此,邱愛珊呼籲市府加強推動各種政策,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入駕駛行業,並輔助業者提升現有駕駛的素養與服務意識,保障公車的行車安全與乘車舒適。
最後,邱愛珊特別強調,「感同身受」應成為提升公車服務品質的核心理念,她提到,日本的公車駕駛之所以受到民眾讚譽,是因為他們深切了解乘客需求,重視行車平穩與禮讓;她希望台中市公車駕駛能抱持同樣的服務心態,不僅將乘客安全放在首位,更能顧及每位乘客的搭乘體驗;希望交通局認真看待這些建議,採取具體行動提升駕駛素養,減少類似事故的發生,透過一套完善的制度與持續的訓練機制,為台中市的公車駕駛建立更高的安全標準,讓民眾可以安心搭乘,增強公共運輸的信賴感。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