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扎根教育
《來稿照登文責自負,內容不代表本報立場》
非常榮幸能夠參與 黑皮泥思的食農教育與環境關懷營隊的協辦單位。無論各行各業,也不管什麼年齡層,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扎根教育。多年前偶然的機緣參與了彰化番婆段農田水的田調觀察,以及台東金鋒嘉蘭部落的學習之旅,深刻感受到農本國本的重要性。不管當地人面對的風土環境與生長條件,農人們總是努力與環境協作,厚生利用,農業真的是人類社會的第一推動力!
活動推廣
【護家鄉,環境改善教育行動】
讓我們一起認識家鄉,Fun暑假!
活動目的:
1.陪伴烏日在地的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提升孩子的公民意識與家鄉認同感,讓孩子關心在地議題,成為手心向下的社會回饋者。
2.為實踐【家鄉,是最棒的環境教育場】的願景,主辦團隊以環境教育的角度,精心規劃四大核心課程:凝聚團體共識、建立自信與表達、培養生活技能、觀察家鄉議題,期以本次營隊參與的學員凝聚為烏日在地的環境教育青少年志工團。
參加條件:活動全額免費,為提升學員參與度及落實活動目的,受補助學員需回饋服務時數20小時,報名時繳納保證金2000元(可使用農遊卷、藝Fun卷、振興卷),保證金於服務時數完成後退回。
報名表在這裡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jYjryf2zOW-ASpR_jBCarQUE9QVsLsV2hwIIYAj45uCcxlA/viewform?usp=sf_link
黃郁茹老師分享
•||烏青洄家:循水跡找故事行動計畫||•
#從環境的視角談社區營造 #社區日常 #家鄉認同 #為魚兒找回家的路
借鏡 #埔里杷城大排 淨溪營造的過程以及陪伴 #返鄉青年 與 #蜈蚣社區亮點營造 的實戰經驗,相挺一句話, 楊智其老師真的是給力到底!
完全不藏私的分享,從環境工程的角度+科學數據的理性解說,伴著從通識課程教師與USR計畫協同主持人的身份,感性分享這近四年來社區營造在地實踐的酸甜苦辣,台下的地方長輩學員們聽的也是心有戚戚。
楊智其老師帶領大家回憶印象中的水~
有人說以前小時候衣服脫了就到溪裡游泳,看到蝦子剝了可就吃了。
有人說以前的溪可以洗衣服是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有人說以前隨處都可以釣到魚,而且不是只有吳郭魚!
老師再請大家反思,現在的水又是什麼印象呢?
有人說~現在都是水泥和高高的提防,離水好遠
有人說~現在的魚,蜆仔都不能吃了!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看到水,只剩恐懼和危險警告
我想...孩子們和我們,好可憐啊!
聽里長說才知道.....
原來 #烏日三和里 以前是一片 #濕地生態
原來 #烏日三和里 的排水溝裡以前有許多高級生態魚種
原來 #烏日三和里 有兩個特色,一是水域生態,一是軍營眷村文化!
原來 #烏日三和里 曾經是傳產工廠的聚落!如今大家想到烏日,可能只有 #高鐵 吧~
前陣子給自己留了和女兒獨處探索 #知高圳步道 的時間,加上漫步八堡圳的發呆時光,不知不覺愛上走水圳步道,聽水聲的清涼~
這回由里長領軍,還有水環境專家智其老師的同行!我們徒步場勘,盤點我們可以為家鄉的水環境做些什麼?
你知道嗎?!
在高鐵站附近,廠房林立的後方竟有一片片的農田,農田的灌溉溝渠裡還游著魚蝦,沿途的茭白筍叢上有鳥巢,這裡沒有高樓的遮蔽而是遼闊的藍天白雲~
里長說,他現在每月都有兩次,會號召鄰長和環保志工一起來進行社區環保日,清掃溪的上游周邊的環境,現在希望藉著我們的力量來號召更多青年一起參與水環境恢復工程!
我想~有這麼用心實踐的地方幹部們投入環境保護推廣與社區營造工作,再加上真心幫助在地改善的 #暨大科技學院USR團隊 的指導協助,有一天魚和生態會回來吧!
https://eastseasociety.blogspot.com/2020/07/long-stay-fun-2.html?m=1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