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10顆榕樹找到新家 中山堂整修也護樹
記者魏永忠◎臺中報導
台中市中山堂將展開設備更新及館舍維修,為保護環境生態,周邊10棵榕樹需進行移植,為此,市府文化局日前邀請各界進行可行方案探討,經各領域專家、學者及市府相關局處取得共識,選定將樹木移植至北區國民運動中心旁的空地,台灣護樹協會肯定市府在建設的同時也能兼顧護樹。
台中市政府耗資9,030萬元進行台中市中山堂設備更新及館舍維修工程。其中靠近北區學士路旁,因地處學士路、英才路、柳川西路、柳川東路等多條路線交會路口,交通繁忙,遇中山堂有演出時,臨停車輛及公車經常爭道,險象環生,文化局特別於此次中山堂整修工程中規劃設置一駐車彎及無障礙斜坡道,以便利臨停車輛及行動不便民眾使用。
文化局表示,該處原種植有榕樹約20棵,進行駐車彎及無障礙坡道工程約需移植其中10棵榕樹,在藝文場館建設、行人權益及樹木保育上,須取得一個最佳的平衡點,希望在推動文化建設的同時,也能兼顧樹木保育。
文化局於11日邀請北區三位市議員賴佳微、陳文政、陳政顯、台灣護樹協會、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兼任副教授唐真真、中興大學國際農業中心副研究員顏志恒,並會同農業局、建設局、水利局及運動局等,於中山堂戶外廣場針對樹木移植進行意見交換及可行方案的探討。
議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召集人賴佳微表示,樂見市府跨局處整合及傾聽民間團體及專家的意見,希望市府於建設的同時都能注意到給予樹木合理的生存空間,也期望該處工程在這樣的前提下,能同時解決該路段無臨停空間的問題並顧及行人安全。
中興大學副研究員顏志恒指出,將協助診斷欲移植樹木的健康狀況,同時建議應先檢驗移植預定地的土壤土質狀況,確認無感染褐根病疑慮再擬定移植計畫。
東海大學副教授唐真真建議移植初期應設置支撐架,協助移植樹木繼續成長;台灣護樹協會理事江鳳英則表示,移植地的土質需適合其生長,建議移植後先以木屑覆蓋,有保溫保水效果,有利提高樹木存活率,並希望文化局展現人文關懷的風範,在文化建設中帶頭示範護樹優先的工程理念,打造台中為護樹的友善城市。
在經過各領域專家、學者及市府各相關局處取得共識後,選定於北區國民運動中心旁的空地移植10棵榕樹。
文化局表示,感謝出席的樹保團體、相關專家及北區當地議員提供寶貴建議,「接地氣」是文化局當前的重要施政主軸,尊重專業、傾聽當地民意以進行施政決策,也讓這次會勘的結論很有意義,可以說是樹木保育、文化建設、市容景觀美化的多贏局面。
中山堂今年10月14日將閉館8個月,進行30年來的首次大整修,預計在明年6月底完工,提供市民更優良的藝文服務環境。
《點一下相片會更清晰呈現》
與會人員觀察褐根病疫區樹木狀況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