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協助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 中聲廣播電臺再現風華
鄭建勳\臺中報導
提到老電臺,你腦海中是不是響起《等著你回來》熟悉的旋律呢?中聲廣播電臺於民國42年設立,是中部第一座民營廣播電臺,乘載著老臺中人共同的文化記憶。為保留這段珍貴記憶,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協助中聲廣播電臺老建築保存再生,今(8)日舉辦「老電臺新生成果發表」,並邀請電臺最後一位播音員現身說法,再現電臺當年絕代風華。
文化局表示,中聲廣播電臺入口處可看到當時由A(Alpha)與Ω(Omega)兩個希臘字母所設計的電臺標誌,是政府播遷來臺,臺灣廣播業界發展的歷史活見證。為使民眾更加了解當時電臺營運樣態,修繕後的「中聲廣播電臺」成功地將原有電臺的設備及空間恢復原貌,並還原當時的播音室、錄音室、唱片資料室及黑膠唱片保存室,具體展現了當年空間機能。
文化局指出,中聲廣播電臺於民國99年吹熄燈號後,建築物由天主教臺中教區繼續使用,但建築物已相當老舊,壁癌、漏水等問題日益嚴重,要恢復電臺當年廣播空間的氛圍,內部廣播空間特殊材料的修繕及原廣播設備的復舊保養,是一大挑戰。
為延長建築壽命,並恢復電臺昔日舊觀,文化局向文化部爭取補助經費,由文化部補助140萬元,天主教臺中教區自籌260萬元,其中中華存善慢飛天使關懷協會及富宇建設分別挹注200萬元及30萬元,希望在數位科技蓬勃發展的現今,讓民眾在具有文化歷史脈絡的建物內,體驗當年製播廣播節目的懷舊氛圍。
天主教臺中教區表示,中聲廣播電臺一樓將作為職青活動中心,提供青年聚會共融、學習、不定時舉辦講座與活動的場所;二樓還原當時的播音室、錄音室、盤帶儲存、卡帶、CD資料室及黑膠唱片保存室,將是導覽體驗區;三樓則作為電臺史料展及錄音室,希望讓民眾深入其境,領會中聲廣播電臺當年營運風采。未來營運方向為電臺歷史文物展演及黑膠數位媒材再現,並於此製播宗教、教育、文化及社會相關節目。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