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大臺中學院美術教育 臺中市立美術館籌備處暖身展座談
鄭建勳\臺中報導 為了讓市民大眾更理解臺中在地藝術脈絡,臺中市立美術館籌備處持續辦理展覽及推廣活動,今(24)日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舉辦特展座談,針對臺中市立美術館第三檔暖身展「藝流•系譜•學院之道-大臺中學院美術教學源流」特展,邀請專家學者對「學院教育與臺中美術」進行深度探討。 臺中地區設立有美術科系的大學院校,以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與東海大學為主,其餘院校則有設計、藝術等相關系所。學校之間除了師資彼此支援流動,所培育出的校友也成為藝術界新一代的生力軍,構成大臺中地區藝術發展豐富多元的面貌。 本次座談會由策展人李思賢教授主持,邀請東海大學美術系林平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白適銘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陳一凡教授,從自身角度觀察各校美術系的教育特色,學校間教學內容及師生的交互關係,以及中部地方的藝術生態發展。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陳佳君局長表示,在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前,特別邀請李思賢教授策展,爬梳中部美術教育脈絡,今天更邀請到4位在藝術策展、藝術史、藝術教育上專精的學者,期望就「大臺中地區學院美術教育之觀察」、「臺中美術學院系統間之交互關係」、「中部美術生態與學院教育之關係」等議題,帶領我們看見大臺中開枝散葉的美術教育發展。 策展人東海大學美術系教授李思賢表示,此次展覽以臺中具代表性的大學院校美術系所為主軸,擴及中部其他地區美術相關的校系,串織前輩藝術家、教師及系友的藝術創作;展區分為「中師系統」、「東海系統」、「其他院校」等,邀集87位藝術家展出東、西方媒材、影像與複合媒材、立體與雕塑等四大類媒材作品,呈現臺中地區藝術發展脈絡及多樣的創作表現。 東海大學美術系林平教授指出,教育系統的發展要與社會、文化進行有機連結,當代藝術生態發展是由大樹下的許多根系交錯糾纏,而在土地上共生而成的,但我們常只看到樹上的花葉,而難以看到樹下支撐的各種系統,東海大學的課程就致力於探索藝術生產的多元面向,讓藝術更能與社會產生有機連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白適銘教授點出,這是臺中美術院校首次齊聚的展覽,在策展脈絡的梳理上很不容易,本次展覽也為臺中美術史奠定重要的基礎,使我們有系統地檢視中部美術院校受到前輩藝術家典範傳承影響的發展。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表示,現正興建中的臺中市立美術館是由日本知名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臺灣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合作設計,預計於114年啟用,美術館在開館前亦將持續策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