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人事「盤點」 此時不動更待何時?
鄭杰◎臺中報導
本屆臺中市議會定期會將於6月24日閉會,半年來歷經一次臨時會、一次定期大會,老將、新秀議員質詢問政的內容與內涵、談吐表達,都是府會人士關注的焦點。至於盧團隊成員在議事廳面對議員諸公質詢業務的反應,是否的對、答的好?再再考驗對己身業務的瞭解程度,這也將是「媽媽市長」盧秀燕對機關首長的「考核期」;一般咸信市議會定期會結束後,極可能會有議員一再質詢市長就「人事盤點」的動作發生?
盧市長率領的團隊歷經半年的業務推展,因時間僅有半年,中長期施政績效尚無法遽下定論。本會期藍營議員的質詢內容多數是前朝施政的業務延續;綠營議員不提前朝業務,僅能依賴市府「綠系」官員,暗中提供本朝機關首長瑕疵材料予以抨擊,甚至有將小缺失膨脹做大之嫌,不僅如此「為反對而反對」、「去真相、假議題」抹黑污衊攻擊來博取媒體版面,質詢內容無法讓人信服對團隊有失公允。
雖然有些機關業務績效一時之間不能立竿見影有所展示,問題是機關首長的表現是否符合市長預先的期待?是否能貫徹政見、靈活積極?是否具有領導統御及管理的才能?對於機關的業務是否能完全掌握?是否能承接前朝業務、開闢新朝新政、新氣象?能否與其他機關橫向聯繫齊心協力同步前進?這些都是很現實又殘酷的「考核」項目,因為之所以現實、殘酷,是考核不及格也將是決定高階官員職務的調整以及去留。
副市長是市府團隊重中之重的職位,楊瓊瓔副市長可能因投入立委選舉而離開市府,以避免予人有「行政不中立」、藉借市政資源「便宜行事」的口實。府本部13職等副祕書長張金釵、一條鞭的政風處長虛位待補、專門委員張文祥7月16日屆齡退休;本月底觀光旅遊局主任祕書莊右孟、專門委員曹忠猷;勞工局副局長施肇芳等高階官員即將提前退休;秘書處專門委員童明慧北上履新;主計處專門委員陳玉珠調市議會會計室主任其職缺待補,這些簡任官職缺若由內部直升,勢必牽動具有簡任官等資格的科長級官員連動。
盧團隊機關首長由盧市長欽點任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是盧市長的用人原則之一。扣除一條鞭的警察局長、政風處長、人事處長、主計處長,其於25個機關首長除由事務官調升任用外,其餘的首長幾乎都是學術界、教育界及企業界出任擔綱。
事務官首長因具有技術官僚專長,對局務嫻熟,相較之下,非事務官的機關首長對於主導的業務幾乎陌生;因此,局本部非事務官不得任用的副局長有責任輔佐首長,尤其是前朝執行的業務要完整不得隱瞞的提供給首長全盤瞭解。也或許前朝業務有議員所抨擊的「瑕疵、弊端」,「知情」經手過的副局長,在提供業務材料上也礙於「瑕疵、弊端」不盡然是完整的;之所以隱瞞是因為「瑕疵、弊端」而「心虛」?議員抨擊的業務材料該給不給、不該給也給,讓首長有如「瞎子摸大象」無法一窺全貌?「心虛」的官員不敢坦然面對議員抨擊前朝的「瑕疵、弊端」,造成首長被矇蔽,恐導致政策的誤判?從本次大會期議員手中所獲得的質詢材料觀之,即有這種跡象存在。高階事務官提供不完整的資料給首長,不僅害到首長的誤判、也傷及「媽媽市長」的執政之路。
前朝的業務是否出了「狀況」?議員指稱有些副局長是「心知肚明」也不可能不知情,因此不敢完整提供業務真相給首長,為的是「趨吉避凶」,有問題的材料能不提供就不提供?能夠隱瞞的就隱瞞?本次會期有議員質詢機關的缺失材料,可想而知是機關內部官員私下提供的,如果出發點是要議員揭弊以導正市府缺失則無可厚非;若是要機關首長甚至市長出糗、打擊形象,則這些官員有必要調整職務,因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另外,府會之間皆知有只會對著首長搖尾巴、阿諛奉承,做不了事、只會「生事」、讓同仁倍感壓力的某位女性簡任官,有些機關首長、府會聯絡官及同仁對其評價在水平之下,類似這種官員也應考量基於團隊和諧、業務精進,宜一併調整職務,避免仗勢欺凌專業事務官、「唬哢」學者從政的機關首長。
盧市長仁心宅厚、尊重官僚體制、重視事務官專業,上任迄今沒半年卻沒有大手筆的人事調整,更無盤點前朝「不按牌理出牌」跳升、備受議員指摘的官員,人事小調整並不影響市長的美名,不過,卻因某些官員的「身在盧營心在林朝」,或刻意、或故意、或扞格、或矇蔽、或藏匿、或不合作……。讓首長無法施展手腳?
盧團隊歷經半年執政期,若機關表現績效差也不能全責怪首長,「身在盧營心在林朝」的官員既然被「媽媽市長」「留校察看」,察看期間是否負責盡職?是否效忠長官?是否毫無保留前朝經手過的業務「瑕疵、弊端」讓首長知情、讓要材料的議員瞭解?是否摒棄意識型態…也是因素之一。
機關首長固然要負起局務成敗之責、更要對市長負責,但己身能力不足以擔當首長職務時也應該知難而退,不要給媽媽市長製造困擾,人事擺的位置不對絕對端不出好績效。
有多位議員或私下抱怨、或多次公開在議事廳要「媽媽市長」進行市府人事盤點,不僅如此,在市府各機關原之間也有同樣的聲音頻頻出現,因人事問題延誤業務推展、製造不必要的麻煩與在野黨議員有質詢的切入點;事實上睿智者如「媽媽市長」應該對市府高階人事狀況也瞭如指掌,孰能?孰不能?誰是「良駒」?誰是「駑馬」,一目了然。
府會人士歷經半年的觀察也都表示市府人事盤點的確有其必要性,也是必然性,不能因宅心仁厚即優柔寡斷,這段期間的「考核」,機關首長對屬僚的任事能力及政治意識形態也都了然於心,加上近日有多位簡任官退休,空出多缺也能有調整「適才適所」者的位置,基於業務需求及運轉順暢,人事盤點「此時不動,更待何時」?
《點一下相片會更清晰呈現》
本屆臺中市議會定期會將於6月24日閉會,半年來歷經一次臨時會、一次定期大會,老將、新秀議員質詢問政的內容與內涵、談吐表達,都是府會人士關注的焦點。至於盧團隊成員在議事廳面對議員諸公質詢業務的反應,是否的對、答的好?再再考驗對己身業務的瞭解程度,這也將是「媽媽市長」盧秀燕對機關首長的「考核期」;一般咸信市議會定期會結束後,極可能會有議員一再質詢市長就「人事盤點」的動作發生?
盧市長率領的團隊歷經半年的業務推展,因時間僅有半年,中長期施政績效尚無法遽下定論。本會期藍營議員的質詢內容多數是前朝施政的業務延續;綠營議員不提前朝業務,僅能依賴市府「綠系」官員,暗中提供本朝機關首長瑕疵材料予以抨擊,甚至有將小缺失膨脹做大之嫌,不僅如此「為反對而反對」、「去真相、假議題」抹黑污衊攻擊來博取媒體版面,質詢內容無法讓人信服對團隊有失公允。
雖然有些機關業務績效一時之間不能立竿見影有所展示,問題是機關首長的表現是否符合市長預先的期待?是否能貫徹政見、靈活積極?是否具有領導統御及管理的才能?對於機關的業務是否能完全掌握?是否能承接前朝業務、開闢新朝新政、新氣象?能否與其他機關橫向聯繫齊心協力同步前進?這些都是很現實又殘酷的「考核」項目,因為之所以現實、殘酷,是考核不及格也將是決定高階官員職務的調整以及去留。
副市長是市府團隊重中之重的職位,楊瓊瓔副市長可能因投入立委選舉而離開市府,以避免予人有「行政不中立」、藉借市政資源「便宜行事」的口實。府本部13職等副祕書長張金釵、一條鞭的政風處長虛位待補、專門委員張文祥7月16日屆齡退休;本月底觀光旅遊局主任祕書莊右孟、專門委員曹忠猷;勞工局副局長施肇芳等高階官員即將提前退休;秘書處專門委員童明慧北上履新;主計處專門委員陳玉珠調市議會會計室主任其職缺待補,這些簡任官職缺若由內部直升,勢必牽動具有簡任官等資格的科長級官員連動。
盧團隊機關首長由盧市長欽點任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是盧市長的用人原則之一。扣除一條鞭的警察局長、政風處長、人事處長、主計處長,其於25個機關首長除由事務官調升任用外,其餘的首長幾乎都是學術界、教育界及企業界出任擔綱。
事務官首長因具有技術官僚專長,對局務嫻熟,相較之下,非事務官的機關首長對於主導的業務幾乎陌生;因此,局本部非事務官不得任用的副局長有責任輔佐首長,尤其是前朝執行的業務要完整不得隱瞞的提供給首長全盤瞭解。也或許前朝業務有議員所抨擊的「瑕疵、弊端」,「知情」經手過的副局長,在提供業務材料上也礙於「瑕疵、弊端」不盡然是完整的;之所以隱瞞是因為「瑕疵、弊端」而「心虛」?議員抨擊的業務材料該給不給、不該給也給,讓首長有如「瞎子摸大象」無法一窺全貌?「心虛」的官員不敢坦然面對議員抨擊前朝的「瑕疵、弊端」,造成首長被矇蔽,恐導致政策的誤判?從本次大會期議員手中所獲得的質詢材料觀之,即有這種跡象存在。高階事務官提供不完整的資料給首長,不僅害到首長的誤判、也傷及「媽媽市長」的執政之路。
前朝的業務是否出了「狀況」?議員指稱有些副局長是「心知肚明」也不可能不知情,因此不敢完整提供業務真相給首長,為的是「趨吉避凶」,有問題的材料能不提供就不提供?能夠隱瞞的就隱瞞?本次會期有議員質詢機關的缺失材料,可想而知是機關內部官員私下提供的,如果出發點是要議員揭弊以導正市府缺失則無可厚非;若是要機關首長甚至市長出糗、打擊形象,則這些官員有必要調整職務,因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另外,府會之間皆知有只會對著首長搖尾巴、阿諛奉承,做不了事、只會「生事」、讓同仁倍感壓力的某位女性簡任官,有些機關首長、府會聯絡官及同仁對其評價在水平之下,類似這種官員也應考量基於團隊和諧、業務精進,宜一併調整職務,避免仗勢欺凌專業事務官、「唬哢」學者從政的機關首長。
盧市長仁心宅厚、尊重官僚體制、重視事務官專業,上任迄今沒半年卻沒有大手筆的人事調整,更無盤點前朝「不按牌理出牌」跳升、備受議員指摘的官員,人事小調整並不影響市長的美名,不過,卻因某些官員的「身在盧營心在林朝」,或刻意、或故意、或扞格、或矇蔽、或藏匿、或不合作……。讓首長無法施展手腳?
盧團隊歷經半年執政期,若機關表現績效差也不能全責怪首長,「身在盧營心在林朝」的官員既然被「媽媽市長」「留校察看」,察看期間是否負責盡職?是否效忠長官?是否毫無保留前朝經手過的業務「瑕疵、弊端」讓首長知情、讓要材料的議員瞭解?是否摒棄意識型態…也是因素之一。
機關首長固然要負起局務成敗之責、更要對市長負責,但己身能力不足以擔當首長職務時也應該知難而退,不要給媽媽市長製造困擾,人事擺的位置不對絕對端不出好績效。
有多位議員或私下抱怨、或多次公開在議事廳要「媽媽市長」進行市府人事盤點,不僅如此,在市府各機關原之間也有同樣的聲音頻頻出現,因人事問題延誤業務推展、製造不必要的麻煩與在野黨議員有質詢的切入點;事實上睿智者如「媽媽市長」應該對市府高階人事狀況也瞭如指掌,孰能?孰不能?誰是「良駒」?誰是「駑馬」,一目了然。
府會人士歷經半年的觀察也都表示市府人事盤點的確有其必要性,也是必然性,不能因宅心仁厚即優柔寡斷,這段期間的「考核」,機關首長對屬僚的任事能力及政治意識形態也都了然於心,加上近日有多位簡任官退休,空出多缺也能有調整「適才適所」者的位置,基於業務需求及運轉順暢,人事盤點「此時不動,更待何時」?
《點一下相片會更清晰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