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多元措施融入智慧系統 整體改善交通
記者黃登洲◎臺中報導
為解決台中市主要幹道交通瓶頸問題,市府自104年起透過車流分流、放寬匝道管制、號誌時制調整、車道重新配置、增設指示牌面、設置分隔設施、加強取締違停及挹注警民力加強指揮疏導等方式多管齊下,改善交通壅塞。同時,市府也持續推動軌道捷運,與公車、公共自行車結合成MR.B&B複合式交通系統,加上智慧交通環境也持續建置,讓台中從根本建立良好的交通發展基礎。
交通局表示,台中已是台灣第二大都會區,但由於現有公共運輸路網尚未完善,私人車輛仍持續成長,上下班尖峰時間及例假日車潮湧現時,交通容易出現壅塞情形。市府自104年起,先針對中清路、環中路、台灣大道、五權西路與文心路等5條市內主要幹道,逐一檢視並依道路特性與車流狀況進行調整。
實施至105年,交通局再擴大檢視市內17處易壅塞地點,包含國道1號中清交流道(中清路至環中路)、豐原交流道(神岡區中山路)、台74線沿線匝道、台灣大道沿線主要易壅塞路段與市區主要幹道,如公益路、崇德路與中山醫學大學前等位於交通幹道交會點或商業活動頻繁路段。
106年起接續前兩年的成功經驗,聚焦台74線壅塞匝道及市區主要幹道的檢討,經過跨局處決策小組與道安顧問共同會勘,並綜合交通局大數據分析、警察局實際路口執行現況分析及民眾反映,提列具體改善方針,以有效改善壅塞狀況。
交通局指出,以大雅交流道為例,市府於中清路與經貿八路口建立觀測點,車輛回堵時立即啟動應變機制,由高速公路局放寬匝道儀控綠燈時間,增加疏解效率,並完成大雅交流道聯絡道中央分隔島往東偏移增加長度100公尺左轉車道,提升容量,同時維持上交流道車道數,縮減恩光加油站前槽化線面積和人行道範圍,以利車流右轉進入聯絡道。
另外,協調交通部高速公路局彈性開放國1北上匝道路肩通行,並於下交流道的市區端增設南向車道,讓車輛可直通中清路,不必再繞道至環中路,將可簡化車流動線,不僅提昇大雅交流道聯絡道與環中路口的交通運轉效率,也讓高速公路南下或要下中清路的車流減少24%的回堵情形。
而台灣大道沿線也以「分流」、「順流」與「斷流」概念重新規劃指示牌面,引導車輛分流至其他平行道路進入市區,以紓解台灣大道交通壅塞情形,並透過車流的均衡分布,提升整體路網運轉效率。
經改善後,已有16處地點的車輛等候長度及停等時間縮短了15%以上,如台74線快速道路青海路匝道、台74線環中路與向上路口及台灣大道忠明南路至英才路段等部分路口更大幅縮短50%以上。
為解決台74線每逢上下班尖峰時段常出現車流壅塞情形,交通局表示,市府於106年4月成立跨局處決策小組,由副市長林陵三主持,並邀請道安顧問共同討論,整合建設局、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等,不斷進行滾動檢討,針對為南屯區向上路口、南屯區五權西路口、西屯區西屯路口、大雅交流道、北屯區松竹路口、北屯區太原路口及太平區中山路口等7處易壅塞路口進行改善。
像是南屯區環中路與向上路口,平日下班尖峰時段,精密科學園區及台中工業區進城方向車流龐大,車流回堵最長達1,200公尺,經決策小組與道安顧問共同檢視會勘後,向上路口進城方向透過增加進城綠燈遲閉,並加開紅燈右轉時相方式調整,調整後車輛停等長度由改善前1,200公尺縮短至改善後400公尺,改善成效達60%。
根據警察局統計7處路口交通數據,從開始改善的106年7月到改善完成的106年10月底,交通違規舉發件數有3,617件,與105年同期4,009件相比,減少392件;而在106年7至9月事故件數有39件,與105年同期的71件相較,也降低了32件,顯示路口的行車動線變得較為順暢,相對的民眾違規情形與肇事率都有減少現象,也有效降低了現場交警疏導車流的負擔。
而為紓解下班期間台中工業區往市區大量車潮,解決回堵台74線道路主線壅塞情況,市府也自106年4月10日起的上班日下午5時至7時進行虹揚橋道路調撥,實施後環中路與朝馬路每小時增加1,200台車輛紓解效率,成功縮短朝馬路進城方向1.5個週期、縮減停等車隊1/2的預期目標,同時經適度延長台74下朝馬交流道的綠燈秒數,也有效疏解下匝道的回堵車流。
交通局表示,未來市府將針對交通易壅塞路段持續檢討調整,以滾動檢討方式推動改善措施,並將跨局處合作的成功經驗建立機制,擴大運用至其他主要交通幹道;中長期計畫,則積極推動軌道運輸骨幹建設,落實MR.B&B複合式交通系統藍圖,以根本有效解決台中市交通問題,同時透過智慧交通環境的建置,提升交通運轉效率。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