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光環褪去⽩袍再披:薛楷莉赴美護理師年薪260萬,是⾼薪還是⾟酸?
新華報導\特稿
曾是台灣新聞界⾵雲⼈物的前主播薛楷莉,近年來轉換跑道,赴美擔任護理師,並傳出年薪⾼達新台幣260萬元,引發各界熱議。這筆看似豐厚的收⼊,在物價⾼昂的美國究竟是⾼薪的象徵,抑或是光鮮亮麗背後的⾟酸?⽽護理師這個專業,在美國的社會定位與薪資結構⼜是如何?它是否能被歸類為傳統意義上的「藍領」職業?本⽂將深⼊剖析,揭開美國護理師的真實⾯貌。
從鎂光燈下的主播台,到美國加護病房的⽩袍⾝影,薛楷莉的職涯轉型無疑是個引⼈注⽬的案例。據報導,她赴美擔任護理師後,稅前年薪約落在新台幣200萬⾄260萬元之間。她曾透露,在美國每週僅需⼯作三天,每天12⼩時,主要負責加護病房的照護⼯作。儘管⼯作時間相對集中,但薛楷莉也坦⾔,這份⼯作並⾮毫無壓⼒,她曾因⼯作導致腰傷,並感嘆在美國缺乏⽀援系統,凡事都得靠⾃⼰。然⽽,她也強調美國的護病⽐優於台灣,這或許是她選擇異鄉打拼的重要原因之⼀。
![]() |
擷取網路 |
那麼,新台幣260萬元的年薪,在美國護理師的薪資⽔平中,究竟是⾼是低?根據美國勞⼯統計局的數據,註冊護⼠(Registered Nurse, RN)的平均年薪約為8.49萬美元⾄9.5萬美元之間,換算成新台幣約為276萬⾄309萬元(以1美元兌32.5新台幣計算)。若以薛楷莉⾃述的260萬元台幣年薪來看,約合8萬美元左右,這數字雖然略低於平均值,但仍落在美國註冊護⼠薪資區間的中下段。值得注意的是,護理師的薪資會因地區、資歷、專科領域(如加護病房護理師通常薪資較⾼)以及是否擔任管理職位等因素⽽有顯著差異。例如,專科護理師(Nurse Practitioner, NP)的年薪在某些富裕州甚⾄可逼近2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600萬元。因此,薛楷莉的年薪雖⾮頂尖,但也絕⾮低薪,尤其考量到她每週僅⼯作三天,其時薪效益可能更⾼。
⾄於護理師是否屬於「藍領」職業,這是⼀個值得深⼊探討的問題。傳統上,「藍領」⼀詞泛指從事體⼒勞動或技術勞動的⼯作者,他們通常穿著⼯作服,以體⼒付出為主,從中獲得報酬,例如⼯廠⼯⼈、建築⼯⼈等。然⽽,隨著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轉變,藍領的定義也逐漸擴⼤,包含了許多需要專業技能和動⼿操作的職業。護理師的⼯作內容確實包含⼤量的體⼒勞動,例如搬運病⼈、⻑時間站⽴、應對突發狀況等,同時也需要⾼度的專業知識和臨床技能。
在美國,護理師需要經過嚴格的教育訓練,並考取執照才能執業,這顯⽰其專業性不亞於許多「⽩領」職業。因此,若單純以「體⼒勞動」來定義藍領,護理師確實有其藍領的⾯向;但若考量其專業知識、技術含量、決策能⼒以及對病患⽣命健康的責任,護理師更應被視為兼具專業性與實務操作的「專業技術⼈員」,⽽⾮傳統意義上僅靠體⼒維⽣的藍領階級。在美國,護理師的社會地位和薪資⽔平也遠⾼於⼀般藍領⼯作,這也進⼀步印證了其專業屬性。
總結來說,薛楷莉赴美擔任護理師,年薪新台幣260萬元,在美國護理師的薪資結構中屬於中等偏下的⽔平,但考量其⼯作時數與⽣活品質,仍不失為⼀份優渥的收⼊。⽽護理師這個職業,雖然涉及⼤量體⼒勞動,但其專業性、知識性與對社會的貢獻,使其超越了傳統藍領的範疇,更應被視為⾼度專業的技術⼈才。薛楷莉的案例,不僅揭⽰了台灣與美國醫療環境的差異,也為我們重新審視護理師的價值與社會定位提供了新的視⻆。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