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nslate——文章翻譯成各國文字

同一場風雨,兩樣天地:當「料敵從寬」遇上「自力自救」

新華報導\特稿

丹娜絲颱風過境台灣,留下的不僅是滿目瘡痍的災區,更是一面照妖鏡,清楚映照出不同縣市政府面對天災時的治理能力與民眾關懷程度。當台中市長盧秀燕以「料敵從寬」的態度,提前部署、嚴陣以待,甚至不惜「拔官」問責時,嘉義、台南的災民卻在風雨過後,聽到總統賴清德要求他們「自力自救」、「自己爬屋頂」的冷漠回應。

同樣是中華民國的子民,同樣遭受颱風重創,為何會有如此天壤之別的待遇?這不僅是一場天災的考驗,更是一次執政能力與人道關懷的總體檢。

台中模式:防災如作戰,責任重於泰山

七月六日下午,當丹娜絲颱風逐漸逼近台灣時,台中市政府已經啟動了一場精密的防災作戰。市長盧秀燕在災害應變中心一級開設的第一次工作會報上,神情凝重地宣布:「料敵從寬,絕不讓市民生命財產冒險。」這句話不僅是一個承諾,更是台中市防災理念的最佳寫照。

這是盧秀燕主政六年半以來,首次當天宣布當日晚間停班停課的決定。她深知,丹娜絲颱風從台灣西部海峽北上,屬於少數直接威脅西部縣市的颱風類型,由於西部缺乏天然屏障,可能帶來極大風雨災害。因此,台中市決定直接跳過二級應變,啟動一級應變會議,這是防災最高層級的動員。

「寧可過度準備,也不能讓市民冒險。」盧秀燕的這句話,道出了一個負責任政府應有的態度。在她的指揮下,台中市府團隊立即進入全面備戰狀態,各局處開始加強水溝、箱涵巡檢清淤,檢查交通、電力及通訊系統運作狀況。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疏失,每一個細節都關乎市民的安危。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台中市對於災情查報的嚴格要求。在盧秀燕的治理哲學中,防災救災如同作戰,容不得半點馬虎。淹水的路段、掉落的招牌、淹水的住戶,都必須在第一時間處理妥適。這種「零容忍」的態度,甚至延伸到對公務員的問責機制上。據了解,若有區長因查報不實而損及市府形象、讓災民受困,立刻面臨拔官的嚴厲後果。這種鐵腕作風,正是盧市長對於市民安危、財產重視程度的最佳印證。

台中市的防災機制不僅體現在應變速度上,更展現在對細節的重視。從災害應變中心的一級開設,到各區公所的隨時查報,從市府團隊的全員就位,到對災情的即時處理,每一個環節都環環相扣,形成了一個嚴密的防護網。這樣的防災體系,讓台中市在面對天災時能夠做到「料敵從寬、守護從嚴」,將災害降至最低。

嘉南慘況:災民哀嚎,政府失能

然而,同樣面對丹娜絲颱風的嘉義、台南,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這個1958年有完整紀錄以來首個登陸嘉義的颱風,以中颱之姿重創了嘉南地區,留下了令人心碎的災情。

數字是冰冷的,但背後的人間疾苦卻是炙熱的。嘉南地區2400支電桿倒斷,數十萬戶停電,災後第九天仍有4000戶未能復電。台南蘭花產業在短短2.5小時內損失超過20億元,麻豆文旦損失高達九成。數千戶民宅屋頂被吹翻,災民只能用簡便的帆布勉強遮風避雨。這些不僅是統計數字,更是一個個破碎家庭的真實寫照。

更令人痛心的是,當災民在風雨過後苦苦等待政府救援時,得到的卻是令人寒心的回應。七月十一日,總統賴清德再度南下台南視察災情,當災民當面向他請求國軍協助清運家中毀壞物件時,賴清德的回答卻是:「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國軍。」

這句話如同一盆冷水,澆熄了災民心中最後的希望。賴清德進一步解釋,國軍正忙著演習,法律也規定國軍不能進入民宅,社區要利用天然災害時訓練解決問題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要災民「自力自救」、「自己爬屋頂」。

這樣的回應,對於那些家園被毀、老弱殘兵無力自救的災民來說,無疑是二次傷害。民眾黨台南市黨部主委顏耀星痛心地回憶:「海水倒灌,還好當時是退潮,若遇到漲潮,真的會滅村。」面對如此慘況,總統卻要求災民「以社區自救」,這樣的冷漠態度,怎能不讓人心寒?

災區議員更是憤怒地指出,救災表面功夫做多,實際效果卻有限。心疼鄉親種電「自己卻沒電」,這種諷刺的現實,正是政府救災不力的最佳寫照。當災民痛苦哀嚎、遍地蒼痍時,政府的機動力卻無法同步落在受災民眾身上,這樣的落差,讓人不禁要問:同樣是中華民國的子民,為何會有如此不同的待遇?

一樣颱風兩樣情:治理能力的天壤之別

同樣是面對丹娜絲颱風的侵襲,台中市與嘉義、台南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差異不僅體現在災情的嚴重程度上,更反映在政府的應對能力和民眾關懷程度上。

首先,從防災準備的角度來看,台中市展現出了高度的前瞻性和責任感。盧秀燕在颱風尚未到達時就已經啟動最高層級的應變機制,提前宣布停班停課,讓市民有充分的時間做好防颱準備。這種「料敵從寬」的態度,體現了一個負責任政府應有的擔當。

相較之下,嘉義、台南雖然也有相應的防災措施,但從災後的慘重情況來看,顯然在防災準備上存在不足。2400支電桿倒斷、數十萬戶停電、農業損失慘重,這些都反映出防災基礎設施的脆弱和應急準備的不足。

其次,從災後救援的效率來看,差異更是明顯。台中市強調「第一時間處理妥適」,對於淹水路段、掉落招牌、淹水住戶都能迅速應對。這種高效的救災機制,得益於平時的嚴格訓練和明確的責任分工。區公所隨時查報,市府團隊全員就位,形成了一個反應迅速、執行有力的救災體系。

反觀嘉義、台南,災後第九天仍有4000戶未能復電,災民只能用帆布遮風避雨,這樣的救災效率顯然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更令人失望的是,當災民向最高領導人求助時,得到的卻是「自力自救」的冷漠回應。

第三,從政府的責任意識來看,台中市展現出了強烈的問責精神。盧秀燕明確表示,若有區長因查報不實而損及市府形象、讓災民受困,立刻面臨拔官的嚴厲後果。這種「零容忍」的態度,確保了每一個環節都不敢掉以輕心,每一個公務員都必須對自己的職責負責。

相較之下,嘉義、台南在災後的問責機制似乎並不明確。災情如此嚴重,救災效率如此低下,卻鮮見相關官員被追究責任。這種缺乏問責的文化,很難確保政府部門能夠從災害中吸取教訓,提升未來的應對能力。

最後,從領導人的態度來看,差異更是一目了然。盧秀燕親自坐鎮災害應變中心,強調「全力守護市民安全」,展現出了一個地方首長應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她的每一個決策都以市民的安危為出發點,每一個措施都以降低災害為目標。

而總統賴清德面對災民的求助時,卻以「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國軍」來回應,要求災民「自力自救」。這樣的態度,不僅缺乏同理心,更暴露出對民眾疾苦的漠視。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在災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展現出更多的關懷和擔當,而不是推卸責任、要求民眾自救。

同舟共濟與政治算計:支援背後的深層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在嘉義、台南災情嚴重之際,各縣市政府紛紛伸出援手,展現了「同舟共濟」的精神。台中市政府在盧秀燕的指示下,派遣建設局等單位馳援嘉義縣市、台南;新北市派遣清潔隊支援災後清理;屏東縣出動工務處、消防局等單位;高雄市長陳其邁也派人支援。

這種跨縣市的相互支援,本是美事一樁,但也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麼需要其他縣市來支援?為什麼當地政府無法獨力應對?這背後反映的,正是不同縣市在治理能力上的差距。

台中市能夠在自身防災工作做得井井有條的同時,還有餘力支援其他縣市,這說明了其防災體系的完善和資源配置的合理。而嘉義、台南需要大量外援才能應對災情,則暴露出其在災害管理上的不足。

更深層的問題在於,這種差異是否與政治因素有關?台中市是國民黨執政,而嘉義、台南是民進黨的傳統票倉。當總統賴清德面對災民時展現出冷漠態度,是否與政治考量有關?這種「自己人」與「外人」的區別對待,如果真的存在,那將是對民主制度的嚴重傷害。

從制度層面來看,台中市的成功經驗值得其他縣市學習。其「料敵從寬」的防災理念、嚴格的問責機制、高效的應變體系,都是可以複製和推廣的。但關鍵在於,是否有足夠的政治意願和執行能力來推動這些改革。

中央政府在這次災害中的表現,也值得深思。內政部調派1350名替代役男前往雲嘉南救災,這是積極的作為。但總統的「自力自救」論調,卻與這種積極作為形成了矛盾。這種政策不一致,不僅會影響救災效率,更會損害政府的公信力。

從國軍的角色來看,賴清德以「國軍正忙著演習」、「法律規定國軍不能進入民宅」為由拒絕災民的求助,這樣的解釋顯然站不住腳。國軍的首要任務是保衛國家和人民,在災民需要幫助的時候,演習的重要性怎能超過救災?法律的規定是為了保護人民,而不是成為拒絕救助的藉口。

更令人不解的是,為什麼同樣的法律規定,在不同的縣市會有不同的執行標準?為什麼台中市能夠做到「第一時間處理妥適」,而嘉義、台南卻要災民「自力自救」?這種雙重標準,不僅有失公平,更暴露出執政者的價值觀問題。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期待更好的明天

丹娜絲颱風已經遠去,但它留下的思考卻不應該隨風而逝。這場天災不僅考驗了各級政府的治理能力,更檢驗了執政者的人道關懷和責任擔當。

台中市在這次颱風中的表現,為其他縣市樹立了良好的典範。「料敵從寬」的防災理念、「零容忍」的問責機制、「第一時間」的應變效率,這些都值得學習和推廣。盧秀燕市長親自坐鎮指揮、嚴格要求、不容疏失的作風,展現了一個負責任政府應有的樣貌。

相較之下,嘉義、台南在這次災害中暴露出的問題,需要深刻反思和改進。災情嚴重、救災不力、民眾受苦,這些都不應該在一個現代化的民主社會中發生。更不應該的是,當災民向政府求助時,得到的卻是「自力自救」的冷漠回應。

總統賴清德的「自力自救」論調,不僅傷害了災民的感情,更損害了政府的形象。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在災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展現出更多的同理心和責任感,而不是推卸責任、要求民眾自救。這樣的態度,與一個民主政府應有的價值觀格格不入。

天災無情,但人間有愛。政府存在的意義,就是在民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在最危險的時刻提供保護。如果連這最基本的責任都無法承擔,那麼這樣的政府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

我們期待,未來的台灣能夠有更多像台中市這樣負責任的政府,能夠有更多像盧秀燕這樣有擔當的領導人。我們期待,當下一次天災來臨時,所有的台灣民眾都能得到同樣的關愛和保護,不會因為居住地區的不同而遭受不同的待遇。

我們更期待,執政者能夠從這次災害中吸取教訓,建立更完善的防災體系,培養更強烈的責任意識,展現更多的人道關懷。只有這樣,台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讓所有民眾都感到安全和溫暖的家園。

同一場風雨,不應該有兩樣天地。每一個台灣民眾,都應該得到政府同樣的關愛和保護。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更是民主制度的基本要求。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建設一個更美好的台灣而奮鬥。

留言

🫵在江肇國眼中 防疫作戰是「點餐外送」的兒戲?

🫵《豬瘟記事》

🫵中市府召開全府級會議 盧市長指示「再盤點、再擴大」:全力以赴守護台中與台灣

因應非洲豬瘟防疫,3日台中市政府召開非洲豬瘟擴大會議,針對中市非洲豬瘟緊急應變小組的執行情形進行報告,並針對疫後規劃產業輔導措施。市長盧秀燕表示,今日中市府擴大全府級召開會議,在清零前的最後階段,把疫情圍堵在個案案場,避免對全國、中市養豬場造成影響,中央設定潛伏期為15天禁制期,現已過去13天,市府務必全力以赴,再盤點、再擴大,守護台中、也守住台灣。

📌聚焦地方民生建設 徐瑄灃議員促市府積極作為

📌滿足神岡基礎建設!圳堵及大社岸裡里市民活動中心啟用 民政局長:完成地方心願

📌鰲峰山「谷溜遊戲場」工程衝進關鍵里程碑!全國最多溜滑梯遊具即將進場!

🔸台積電中科二期1.4奈米新廠將動工 議員林祈烽籲台中再生水建設必須加速

🔸大智路打通之後才是重頭戲 市議員鄭功進:別讓7.3億變成「雜草大道、荒地門戶」

📌移工結清帳戶再返鄉 杜絕成為詐騙的工具

🔸建設局土方支援防疫被指「提油救火」? 新議政聯盟議員們:政治操作、欲加之罪

📌國門破口、失聯移工皆無人檢討 台中市議員陳文政批淪「獵盧」秀場

📌議會質詢的「保鮮之戰」:當議題重複時,考驗的是議員的真功夫

📌飆車族深夜擾民 警長承諾加強取締

📌「台中不是破口!」 議員林昊佑力挺市府,反駁政治操作

📌《114.10.30修正版 》臺中市議會第4屆第6次定期會 議事日程表

📌市府積極推動殯葬建設!太平、東勢及北屯納骨塔預計115、116年陸續啟用

台中市政府為滿足市民日益增加的殯葬設施需求,積極推動納骨塔興建工程,並以「山、海、屯、城」區域為概念整體規劃,並擇定於太平、東勢及北屯區新建三座大型納骨塔,完工後可大幅提升臺中市納骨櫃位供應量,並兼顧環境永續及人性化需求,提供市民更優質、安心的祭祀空間。

📌面對極端氣候服儀應彈性 體恤第一線辛勞 推動義交防曬彈性化

📌近20年期待!斥資13億大肚「藍色公路」延伸向上路今完工通車

❇️《新華報導》網站所有文章在此

顯示更多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11月8日盛大登場,江啟臣邀您共赴山城花海盛宴

📌捷運紅線不是斷頭線,是豐原新動線!

📌「原聚・山海屯」啟動! 2025臺中原民文化節熱力登場 三大區文化串連全城

📌鄭麗文要帶出國民黨的當代困境 從秋瑾風骨到選戰泥淖

📌中市議會警消環衛質詢 徐瑄灃促市府優化執法、應對新興災害

台中市議會於今(30)日召開警消環衛業務質詢,徐瑄灃議員針對交通違規舉發系統優化、警方偵查網路犯罪能力提升、光電與鋰電池新興火災災害應對、銀髮族假牙補助及帶狀皰疹疫苗補助等議題,並要求市府相關局處提出具體改進方案,以提升市政效能與市民福祉。

📌「甜點系地標」掀話題!大坑觀音亭景觀休憩平台完工啟用 盧市長:說到做到、打造安全好用又美觀的休憩空間

📌臺中市南屯區114年度愛鄰守護計畫年終檢討暨表揚大會 「愛鄰守護 愛在南屯」

📌退役職棒球星 × 現役二軍首席教練  休賽季下鄉指導社區棒球隊 職棒精神向下扎根 孩子熱情學習開啟新視野

📌台中拍《96分鐘》榮登2025國片票房冠軍、票房飆破1.96億 新聞局長:國片熱潮持續延燒

📌卸任前瞻2028 盧秀燕的政治長征與派系合縱

📌臺中國際會展中心開展啟動 黃佳恬議員媒合手工具同業公會捐贈「開運扳手」寓轉動時代巨輪

🟧 新華報導網站 最近30天的熱門文章

臺中市某高中,發生國三學生墜樓事件

《人事報導》台中市政府人事異動

北屯廍子里活動中心露曙光 市府立委聯手催生

賴清德「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不是這樣喔!」 台灣民主的憲政邊界在哪裡?

打破天花板 留住地方人才 考試院通過職務列等大規模變革

百年鈴蘭通風華再現 變裝踩街漫遊台中舊城區

📌《新華報導網站》定義深度引領觀點、在資訊洪流中為您鎖定深度與真相、您的每日新聞分析師

社址:臺中市西區精誠路447號7樓之1\信箱:ccs3172@gmail.com\專線:0933 428740

📌一道看不見的防線:從台中豬瘟案透視台灣防疫韌性的中央與地方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