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揮刀砍向「AI罐頭影片」!7月15日新政上路,百萬頻道恐一夕斷炊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全球影音龍頭YouTube投下震撼彈,宣布將於7月15日起正式實施內容政策更新,矛頭直指近年來氾濫成災的「AI罐頭影片」。未來,任何被認定為大量模板化、缺乏原創性、僅由AI自動生成的低品質內容,將直接喪失廣告營利資格。這項被譽為「內容品質保衛戰」的新規,預料將對那些依賴AI工具快速產製影片以賺取流量紅利的頻道,帶來一場毀滅性的衝擊,也象徵著平台決心整頓內容生態,回歸「創意為王」的核心價值。
此次政策更新的核心,在於對YouTube夥伴計畫(YPP)中「重複性」與「再利用內容」政策的進一步細化與嚴格執行。官方明確指出,諸如使用AI自動生成配音,搭配無關的庫存圖片或影片片段所組成的「懶人包」;或是簡單剪輯、拼湊他人現成影片,卻未加入任何實質性評論或教育意義的內容,都將被列為重點打擊對象。這些過去遊走在灰色地帶、以量取勝的影片模式,在新政策的鐵腕下,將面臨被剔除營利夥伴資格的命運。
然而,YouTube此舉並非全面封殺AI技術的應用,而是旨在區分「創意工具」與「內容農場」的界線。平台強調,若創作者能善用AI作為輔助,並在影片中注入顯著的個人原創元素,例如深入的評論分析、有趣的劇情改編,或是具有教育意義的真人解說,這類富有創造性轉化的內容,依然受到歡迎且符合營利標準。YouTube創作者顧問便一針見血地指出:「關鍵從來不在於你是否使用AI,而在於你的內容是否為觀眾提供了獨特的價值與創意。」
這場政策風暴的背後,是YouTube應對日益失控的AI內容亂象所承受的巨大壓力。近年來,從AI生成的假新聞影片、冒用名人肖像的虛假訪談,到毫無靈魂的機器人聲講解影片,如病毒般在平台上擴散,不僅嚴重侵蝕了觀眾的信任感,也讓廣告商對於品牌形象可能與劣質內容連結感到憂心忡忡。先前一則關於美國歌手Diddy的AI假新聞影片,在毫無事實根據的情況下竟能吸引上百萬次點閱,便足以敲響平台內容治理的警鐘。
專家分析,YouTube的新政策無疑是為內容創作者劃下了一道清晰的紅線,明確區分了「人類主導的AI輔助創作」與「完全依賴AI的自動化生產」。這項變革將迫使創作者重新思考內容的本質,終結那個僅靠低成本複製貼上就能坐享廣告收益的草莽時代。長遠來看,雖然短期內可能引發部分頻道的哀嚎,但一個更健康、更值得信賴的影音生態,最終將回饋給所有用心經營的創作者與廣大觀眾。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