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第二市場高溫危機攤商急求救 市府裝空調成關鍵
新華報導\1987創刊
隨著夏季氣溫節節攀升,大甲第二公有零售市場成了攤商與消費者的隱憂。市場內溫度屢屢飆破30度大關,尤其上午10點左右,豆腐、豆干等易腐食材開始變酸,熟食攤販更是苦不堪言。葉菜類蔬菜因高溫迅速枯萎,顧客人數也隨之驟減,生意冷清成為常態。
近期市府進行的市場美化工程,雖在外觀上提升了環境質感,卻意外影響了抽風系統的效能。攤商反映,市場內部溫度比以往更高,空氣流通不佳,讓本已艱難的經營環境雪上加霜。甲安埔愛鄉青年協會理事長吳中源親自會勘現場後,向市場管理科蔡永福科長建言:「若不儘速裝設空調,市場高溫問題難以根本解決。」
自治會會長高嘉俊也指出,氣候變遷帶來的熱浪讓攤商苦不堪言。「一大早煮肉類就讓溫度飆高,太陽一出來,整個市場像蒸籠一樣,許多熟食攤商10點多就得收攤。」賣豆腐豆干的劉女士更直言:「夏天溫度飆高,豆腐10點多就變酸,再不改善,我們的生意撐不下去。」
面對攤商的急切呼聲,市場管理科蔡永福表示,市府已向經濟部爭取1千萬元經費,用於市場環境改善與美化。對於溫度升高的問題,將由自治會整合攤商意見,積極爭取設置空調設備,盼能為消費者打造更舒適的採買環境。
吳中源強調,第二市場屬於早市,每日清晨生意興隆,卻因高溫及工程影響抽風系統,導致食材易腐、客源流失,攤商被迫提前收攤。「若要重振市場生機,空調設備刻不容緩。」市政顧問吳敏濟也呼籲,六都多數公有市場已裝設空調,大甲第一及第二市場應盡速編列預算跟進,保障攤商食材鮮度,提升消費者購物品質。
炎熱夏季下,大甲第二市場的未來正面臨考驗。攤商的生計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亟需市府給予實質支持。空調裝設不僅是舒適問題,更是攤商能否持續經營的關鍵。這場市場高溫危機,是否能迎來轉機,值得地方與市府共同關注。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