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與產業的深度對話:智慧財產法院走進離岸風電巨擘,揭秘臺灣綠能新篇章!
新華報導\1987創刊
當司法殿堂的嚴謹與前瞻產業的創新碰撞,激盪出的是對未來發展的深刻理解與支持。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陳駿璧院長率領庭長、法官、技術審查官等一行20人,於114年7月4日親赴新北市八里區的世紀離岸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實地參訪。此行不僅深入了解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大型結構的製造流程,更聚焦於智慧財產權在該產業的應用現況,旨在增進法院對於國內前瞻產業實務運作及技術發展脈絡的理解,為未來相關案件的審理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世紀離岸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世紀鋼構集團,近年來在離岸風電領域嶄露頭角,積極投入水下基礎的製造與供應。該公司承攬多項國內外離岸風場專案,包括國際知名的Ørsted(沃旭)、海龍離岸風電以及臺灣電力公司等重要計畫。透過持續結合上下游供應鏈,世紀離岸風電不斷擴增國內大型結構製造產能,旨在強化臺灣在離岸風電供應鏈中的競爭力與自主性,為臺灣的綠能發展注入強心劑。
本次參訪由公司執行副總裁陳國進及策略長林明弘共同接待。陳執行副總裁致詞時強調,離岸風電產業屬於高度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業,尤其在大型水下基礎的製造、焊接、組裝,以及後續的品質檢驗與安全驗收等環節,均需仰賴嚴謹的技術規範及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方能確保整體產業鏈的穩定與持續發展。廠方同時向與會人員說明,為維護核心技術的自主性與創新能量,公司相關技術已取得新型專利,發明專利亦持續申請中,期能透過智慧財產保護機制,有效守護技術成果,並提升競爭門檻。這番話不僅揭示了產業發展的挑戰,更凸顯了智慧財產權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隨後,林策略長詳細介紹了公司投入離岸風電產業的歷程,並對離岸風電產業、水下基礎製造、組裝及搬運等進行了詳盡解說。他特別介紹了「擎天塔吊裝設施」的技術特色,這座設施是全球首座專門為深海域超大型離岸風電基礎打造的室外吊裝專用設施,具備高載重及大跨度作業能力,可有效支援國內外多項大型風場專案的施工需求。此外,林策略長亦就目前執行中的海龍案及臺電案水下基礎製造方式進行了簡單說明,讓參訪成員對離岸風電的工程細節有了更直觀的認識。
參訪的最後環節,公司安排參訪人員實地參觀廠區,親身了解從原材料進廠、結構焊接、表面塗裝防蝕處理,到完工後的大型基礎結構運輸與吊裝的全製程。現場更展示了部分已完工的海龍案及臺電案水下基礎結構,讓參訪成員得以近距離觀察這些龐然大物。此次活動透過踴躍的提問與林策略長的詳細解說,使參訪成員對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脈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並精進了專業知能,可謂獲益匪淺。這次司法界與產業界的深度交流,不僅為智慧財產法院未來審理相關案件提供了寶貴的實務經驗,也為臺灣離岸風電產業的穩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