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10秒!印航空難黑盒子驚曝詭異對話,誰在墜機前切斷了發動機?
新華報導\1987創刊
一場奪走兩百七十多條生命的空難,其真相正從黑盒子的殘存數據中,一點一滴地被還原,而初步的發現,卻指向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謎團。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今日(12日)披露了上個月波音787-8客機墜毀事故的首份調查報告,報告的核心直指一個匪夷所思的事實:在飛機墜毀前的關鍵時刻,兩具發動機的燃料供應,幾乎在同一時間被人為切斷。
這份報告猶如一部驚悚電影的劇本,將墜機前駕駛艙內的最後時刻公諸於世。數據顯示,就在飛機剛剛離地、奮力爬升的數秒內,控制兩具發動機燃料供應的開關,竟以僅約一秒的間隔,先後從「運行」位置被切換到了「切斷」位置。這個動作,相當於瞬間扼住了這架龐大客機的咽喉,導致發動機因失去燃料而在空中熄火。
![]() |
擷取網路 |
駕駛艙語音紀錄器(CVR)捕捉到的對話,更為這起事件增添了懸疑色彩。黑盒子錄下了一名飛行員驚愕地質問另一人:「為什麼切斷(燃料)?」而得到的回應卻是:「我沒有這麼做。」這段詭異的對話結束後不久,燃料開關被再次開啟,發動機似乎試圖重新啟動。但一切為時已晚,其中一名飛行員在此刻發出了國際通用的最高級別求救信號——「Mayday」。
調查數據精確地指出,從燃料被切斷到重新開啟,中間有大約十秒的致命空檔。對於一架正在起飛、極度需要動力的飛機而言,這十秒鐘足以讓它失去爬升的所有動能,轉而無法挽回地向地面墜落。飛機甚至還未飛越機場的圍籬,就已經開始了死亡下降。
這究竟是恐怖的人為失誤,還是另有隱情?《紐約時報》引述航空專家的分析指出,波音787客機的發動機燃料開關,設計有精密的防呆鎖定裝置。無論是開啟還是關閉,都必須先刻意「向外拉動」才能移動開關,以防止任何意外的碰觸。基於這種保護機制,專家普遍認為,兩名飛行員在起飛的關鍵階段,「意外」且「幾乎同步」地移動了兩個需要刻意操作的開關,其可能性微乎其微。
這起發生在6月12日的空難,是先進的波音787「夢幻客機」投入營運以來,全球首起致命事故,因此備受國際矚目。如今,首份調查報告雖然排除了機械故障的可能性,卻將矛頭指向了駕駛艙內最令人不安的因素——人。在那致命的十秒鐘裡,駕駛艙內究竟發生了什麼?是其中一名飛行員的蓄意操作,還是兩人之間發生了某種不為人知的爭執或狀況?隨著調查的深入,這個謎團的答案,將不僅僅是對死難者的交代,更將深刻影響全球航空業對飛行員管理的信任與審查。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