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新竹論憲政體制 力撐民主防堵共產黨併吞國家危機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副總統賴清德今(29)日於新竹市發表「團結國家十講」第三講,聚焦我國憲政體制,深入剖析憲法歷經七次增修的演進過程,並嚴厲批判過去一年藍白在立法院推動的多項法案,指出這些法案不僅侵蝕行政權限,更削弱人民基本權利,甚至引發憲法爭議。賴清德強調,去年青鳥行動與大罷免運動等公民力量,正是為恢復國家秩序、抵禦共產黨滲透而起,這些非政黨主導的民主行動,展現了憲法直接民權的深刻意義,將決定台灣未來走向。
賴清德表示,此次演講旨在與社會對話,讓民眾理解政府立場與政策方向,並尋求各界合作,共同營造更安全、更美好的國家環境。他細緻解說我國憲法五院職能,特別指出行政院作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負責所有行政事務,且對立法院決議擁有覆議權,必須經總統核可後移請立法院復議,凸顯行政權的憲法保障。
談及立法院,賴清德強調其議決權的重要性,並指出增修條文規定立法院與集會時須聽取國情報告,但總統無義務定期赴立法院報告,且不得被命令或限制,彰顯權力分立的憲政精神。他質疑在野黨過去一年多數法案是否真正符合民眾利益,還是淪為政治對抗工具。
賴清德以去年520就職後,立法院於5月28日通過的立院職權行使法與刑法部分條文修正為例,指出該法不僅侵犯總統及行政院權力,亦損害人民權利,最終遭憲法法庭判定違憲,這在台灣史上尚屬首例,凸顯違反多個機關憲法職權,嚴重挑戰憲政秩序。
他進一步說明,該法造成總統國情報告成為常態,卻無憲法依據;行政院反質詢及藐視國會等行為逾越立委質詢權限,違反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此外,藍白修正的財政收支劃分法大幅削減中央財源,阻礙中央施政,擴大城鄉財政差距,違背立法初衷。選罷法修正則提高罷免連署門檻,限制民意監督,削弱民主參與權利,行政院亦提出覆議。
賴清德引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勞拉・珍・亞當斯名言「醫治民主之弊,唯有更民主」,呼籲以更寬廣的民主精神化解紛爭。他強調,台灣歷經野百合學運、野草莓運動、太陽花學運、青鳥行動及大罷免等關鍵公民運動,這些運動多由普通市民自發參與,無政黨操控,展現台灣民主活力。
針對2025年大罷免行動,賴清德指出其核心目標是恢復國家秩序,阻止共產黨併吞台灣。他強調台海穩定關係世界和平,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並透露已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中國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提出17項因應策略,強化國防與安全。
尾聲,賴清德強調身為憲法守護者,肩負維護五權分立與國家體制完善的責任。期盼憲法法庭能正常運作,社會大眾積極參與,讓憲政機關回歸正軌、相互尊重、團結一致,共同守護台灣民主與自由的未來。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