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誠喊「罷免不掉活不下去」!徐巧芯酸諷:「人生首次有男人對我說這話」
新華報導\特稿
引言
在台灣政治史上,罷免案向來是政治角力的重要戰場,但很少有人會將個人生死與罷免結果如此直接連結。聯電創辦人曹興誠15日在三立新聞「新台派上線」戶外開講時,竟然喊出「罷免不掉徐巧芯,我就活不下去」的驚人言論,立即引發政壇震撼。而被點名的國民黨立委徐巧芯今日回應更是妙語如珠,直言「人生第一次有男人為了我的去留,說他活不下去,我聽了很驚訝」,這場政治對決瞬間增添了戲劇性色彩。
事件背景:大罷免風暴來襲
距離7月26日的罷免投票僅剩10天,台灣正處於史無前例的「大罷免」浪潮中。首波24位國民黨立委面臨罷免挑戰,其中台北市的徐巧芯被罷免團體列為重點目標。這場被稱為「剷除黑芯」的罷免行動,由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擔任領銜人,顯示出這次罷免案的高規格與決心。
曹興誠在昨日的戶外開講中,火力全開地抨擊台北市的國民黨立委。他認為,台北市的立委應該是「全國最有水準、最堅定、最有看法和正義的立委」,但現在這五席藍委卻「完全墮落」,成為立法院總召傅崐萁的「跟班小弟」,這是「台北的恥辱」。
曹興誠的激烈表態
在這場政治動員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曹興誠的激烈表態。這位科技業大老不僅批評藍委「墮落成傅崐萁小弟」,更直接點名徐巧芯是他的「責任區」,並發出了震撼性的宣言:「罷免不掉徐巧芯,我就活不下去,所以一定要罷免掉。」
![]() |
擷取中天新聞網路 |
曹興誠進一步表示,自己以前是深藍支持者,與這些立委都認識,但沒想到現在他們會墮落到這種程度。他特別提到賴士葆,認為這位「以前還算是專業立委」的政治人物,現在也變成了「傅崐萁小弟」,應該「做夠了請下台」。
更值得注意的是,曹興誠將這次大罷免定調為「善良對抗邪惡」的戰爭,而非單純的藍綠對抗。他強調罷免團體在過程中「非常平和理性」,對這些立委「沒有仇恨,只是愛台灣」,呼籲支持者要「用愛消除仇恨」。
徐巧芯的機智回應
面對曹興誠如此激烈的言論,徐巧芯今日的回應展現了政治人物的機智與幽默。她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人生第一次有男人為了我的去留,說他活不下去,我聽了很驚訝。」這句話不僅化解了緊張氣氛,也展現了她面對政治壓力時的從容態度。
徐巧芯進一步表示,自己「有信心罷免能過關」,但同時也展現了政治人物的風度,希望曹興誠「平安健康,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她強調「政治不能脫離人性」,這句話也反映了她對這場政治風暴的理性看待。
普發現金爭議延燒
除了罷免議題,徐巧芯也針對行政院長卓榮泰關於普發現金的言論進行反擊。卓榮泰日前表示「一萬塊只能買遙控飛機或冰箱」,徐巧芯批評這是「完全失言」,並指出國民黨團已決定將立委們的一萬元捐做社會公益。
徐巧芯質疑,南韓和新加坡也透過普發現金振興經濟,為什麼台灣不能?她認為卓榮泰的說法忽視了民眾的實際需求,特別是對單身族群或受災戶而言,小冰箱可能是重要的生活必需品。
政治分析:罷免案的深層意涵
這場曹興誠與徐巧芯的對決,實際上反映了台灣政治的幾個重要趨勢:
首先,企業家參政的新模式。 曹興誠作為科技業大老,直接投入政治動員,代表了台灣企業界對政治參與方式的轉變。他不再滿足於幕後影響,而是選擇站到第一線,這種模式可能會影響未來的政治生態。
其次,罷免制度的政治化。 原本作為民主制衡機制的罷免制度,在這次大罷免中明顯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這種大規模、有組織的罷免行動,可能會改變台灣政治的運作模式。
第三,政治語言的戲劇化。 從曹興誠的「活不下去」到徐巧芯的「人生首次」,政治人物的語言越來越具有戲劇性和話題性,這反映了媒體時代政治傳播的特點。
選民反應與社會觀感
根據各方反應,這場政治對決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同的聲音。支持罷免的民眾認為曹興誠展現了對政治改革的決心,而反對者則質疑這種激烈言論的適當性。
徐巧芯的機智回應獲得了不少網友的讚賞,認為她在面對政治攻擊時展現了良好的應對能力。但也有聲音認為,政治人物應該更加嚴肅地面對罷免這樣的民主程序。
未來發展與影響
距離7月26日的投票日僅剩10天,這場政治風暴的最終結果將對台灣政治產生深遠影響。如果罷免案成功,將創下台灣政治史上大規模罷免的先例;如果失敗,則可能影響未來類似行動的可行性。
對於曹興誠而言,他的「生死宣言」已經將自己與這次罷免案緊密綁定,無論結果如何,都將對他的政治聲譽產生重大影響。而對徐巧芯來說,這次罷免案的結果不僅關係到她的政治生涯,也可能影響國民黨在台北市的政治版圖。
結語
曹興誠的「活不下去」與徐巧芯的「人生首次」,這場看似戲劇化的政治對決,實際上反映了台灣民主政治的複雜面貌。在民主制度下,政治人物必須面對選民的檢驗,而罷免制度正是這種檢驗的重要機制之一。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場政治風暴都已經成為台灣政治史上的重要一頁。它不僅考驗著政治人物的應對能力,也考驗著台灣民主制度的成熟度。在接下來的10天裡,台灣社會將見證這場政治大戲的最終結局。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