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簽磁吸效應發酵:當千年古國敞開大門,世界為何爭相湧入?
新華報導\1987創刊
當夏日的熱浪席捲北半球,一股同樣熾熱的旅遊人潮正湧向東方。從北京故宮的紅牆金瓦,到重慶魔幻的3D城市夜景,越來越多的外國面孔,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探索著中國。這不僅是一場文化與現代的奇妙碰撞,更是中國持續擴大免簽「朋友圈」後,所釋放出的巨大吸引力,讓一場「說走就走」的中國之旅,成為全球旅人的新時尚。
來自美國的短視頻創作者湯瑪斯·沃茨,正是被網路上關於「山城」重慶的傳奇所吸引,踏上了這片土地。在他眼中,重慶既有舊金山的影子,又多了幾分麻辣的煙火氣與璀璨的賽博龐克夜色。而對於初次踏上中國的泰國大學生基提蓬·潘尼來說,飛機降落前俯瞰到的重慶,更像是一座「未來之城」,燈火輝煌,摩天大樓高聳入雲。這些鮮活的個人體驗,匯聚成了官方數據上令人矚目的增長曲線。僅在2025年上半年,重慶邊檢總站接待的外國旅客數量便同比猛增了140%。
![]() |
擷自網路 |
這股熱潮並非個案。在北京,暑期前十天就有超過十七萬人次的外國旅客湧入,同比增長超過兩成。在以兵馬俑聞名的古都西安,上半年入境的外國人中,竟有高達71%是透過免簽政策入境。數據清晰地揭示,便利的簽證政策正成為撬動入境旅遊市場的關鍵槓桿。截至今年六月,中國已對47個國家實施單邊免簽,並大幅延長了過境免簽的時限與口岸,為全球旅客打開了方便之門。
「免簽確實有助於人們出行,因為申請簽證和辦理相關手續挺麻煩的。」格魯吉亞遊客格奧爾基·沙瓦澤在北京天壇的一席話,道出了無數旅人的心聲。繁瑣的文書作業曾是阻礙許多人探索中國的無形高牆,如今這道牆正在被逐漸拆除。荷蘭遊客羅伯特·亞歷克斯·巴本德則是在朋友的推薦與免簽政策的雙重驅動下,來到北京,他驚嘆於這裡「熙攘卻又井然有序」,彷彿「一腳踏進了電子遊戲的世界」。
從個人感性的驚嘆到宏觀數據的飆升,都在印證一個趨勢:當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又充滿現代活力的國家,選擇以更開放、更自信的姿態擁抱世界時,世界也將以同樣的熱情回饋。這場雙向奔赴的旅程,不僅僅是護照上多了一個出入境章,更是不同文化間的深刻對話與理解,為全球的互聯互通,描繪出了一幅充滿活力與溫度的新圖景。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