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轉!「酒矸倘賣無」三輪車現身外埔,環保阿伯的逆襲竟是清潔隊創意
新華報導\1987創刊
一聲「有酒矸通賣無」的熟悉叫賣,穿越數十年的光陰,近日竟在台中外埔的街頭巷尾再度響起。然而,騎著車的不再是記憶中那位沿街收購舊貨的老阿伯,而是一群充滿奇思妙想的清潔隊員。他們將一輛廢棄的三輪車,改造成一輛載滿懷舊與環保理念的「古早味宣傳車」,用最親切的聲音,喚醒民眾的童年記憶,也成功點燃了社區對資源回收的熱情,上演了一場最接地氣的環保革命。
![]() |
| 三輪車改造後 |
這場創意的源頭,來自外埔區清潔隊的一場腦力激盪。隊長楊仲平坦言,當傳統的口號與文宣漸漸難以觸動人心時,他們便思考著,如何讓環保教育變得更有溫度、更有趣?目光,最終落在一輛即將報廢的三輪車上。隊上一位被譽為「工具人」的隊員羅意文,憑著一雙巧手,將這輛廢鐵與一個粉紅色的貓籠巧妙結合,除鏽、上漆、改造,硬是賦予了它全新的生命,一輛風格獨具的復古宣傳車就此誕生。
有了吸睛的載具,還需要能喚醒靈魂的聲音。為了重現那令人懷念的叫賣聲,羅意文再次發揮創意,僅憑著一張網路上的麥芽糖搖鈴圖片,便在資源回收場的「寶山」中尋得材料,叮叮咚咚地敲打出一支純手工的「DIY手搖鈴」。而團隊中的美工高手,「雙錢姊妹花」隊員錢慧瑜與錢佩君,則將回收來的水果月曆與廣告扇骨架結合,精心剪裁黏貼,製作出一把把既環保又充滿夏日風情的「不插電手搖扇」。這輛三輪車上的每一個零件、每一件宣導品,都成了循環經濟最生動的教材。
![]() |
| 水果月曆手搖扇製作 |
這輛滿載心意的三輪車,早已在地方活動中初試啼聲,並一炮而紅。先前在健行活動中,民眾僅需憑廢乾電池,就能兌換精美的手搖扇與手搖鈴,瞬間引爆排隊人潮,限量宣導品被秒殺一空,成功驗證了這股「懷舊環保風」的驚人魅力。環保局長陳宏益對此表示高度讚賞,他認為,資源回收不應是冰冷的口號,而應是融入生活的文化。外埔區隊的創意,正是將環保理念與在地情感完美結合的最佳典範。
一輛三輪車,串起了過去與現在,也連結了政府與民間。它用最溫柔的方式提醒著我們,那些曾經被視為廢棄物的東西,只要多一點巧思,就能重獲新生。這場由清潔隊員親手打造的環保行動,不僅讓資源回收變得親切有趣,更證明了,最能打動人心的力量,往往就藏在那些我們最熟悉的生活記憶之中。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