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獎搖籃、國手孵化器!台中技職教育霸業八連莊,揭開領跑全國的成功密碼
新華報導\1987創刊
當全國各縣市仍在為技職教育的未來尋找出路時,台中市早已用一座座金光閃閃的獎盃,穩穩地奠定了其在全國的領頭羊地位。教育部日前公布的「113年度辦理技術及職業教育獎勵案」評定結果,台中市再度毫無懸念地摘下最高榮譽「優等」獎項,這不僅是自106年以來連續第八年的霸業,更是一張台中市技職教育體系從扎根到結果、全面成功的最佳成績單。
![]() |
工藝品類大合照 |
這份看似理所當然的榮耀,背後是市長盧秀燕主政下,一套縝密而長遠的佈局。台中市教育局長蔣偉民一語道破關鍵,成功的秘訣無他,唯有「向下扎根」與「在地鏈結」。在多數縣市仍將技職教育視為高中階段的選項時,台中早已將戰線前推至國中,其技藝教育專班數量穩居全國之冠,讓孩子們在尚未定型的年紀,就能廣泛接觸從餐旅、設計到電機電子的多元領域,提前點燃探索職涯的火花。
這套從國小延伸至高中的完整培育鏈,猶如一條精密的生產線,確保每一位學生的天賦都能被看見與琢磨。從海線的清水國中、城區的安和國中到山線的石岡國中,三座「區域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的設立,打破了地域限制,為全市學子提供了職涯探索的樂園。而到了高中階段,教育局更是扮演起產業與學界的超級聯繫人,緊密扣合台中引以為傲的產業聚落,開設了從建教合作班、實用技能學程,到全國首創的「契合式產學合作人才培育專班」,讓教室裡的理論與工廠裡的實務不再有距離。
![]() |
技藝競賽室內配線金手獎第1名 |
面對工業4.0的浪潮,台中市的技職教育更是走在最前端。電動車、智慧製造、智慧自動化等三大技術教學中心的成立,不僅是硬體上的投資,更是課程共備、選手培訓與產業實習的核心基地。這種「學用無縫接軌」的模式,讓台中市的學生不僅懂得理論,更能上手實作,成為業界炙手可熱的即戰力。
成果,是檢驗政策最殘酷也最真實的標準。在全國技藝競賽的最高殿堂上,台中學子用實力證明了一切。113學年度,53座金手獎、90座優勝,總計149個獎項的驚人成績,讓台中市再度稱霸全國。更令人振奮的是,在代表國家榮譽的國際技能競賽中,台中市的7位國手最終斬獲1銀2銅4優勝,百分之百的獲獎率,讓台中的技職教育在國際舞台上熠熠生輝。這份連年獲獎的成績單,不僅是師生們汗水的結晶,更宣告著台中市已然打造出一個難以超越的「技職王國」。
![]() |
國際技能競賽工業機械職類-莊佳祐 |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