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為關稅買單?美國六月通膨數據出爐,消費者錢包「縮水」成殘酷現實
新華報導\1987創刊
長久以來,美國總統川普堅稱其強硬的關稅政策不會讓美國民眾承擔財務後果,然而,最新出爐的經濟數據,卻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一個截然不同的現實。美國勞工統計局於15日公布的六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出現了自今年二月以來最大的同比漲幅,這項冰冷的數據背後,是無數美國家庭正在感受到的、來自日常消費的陣陣寒意。
數據顯示,美國六月CPI同比上漲2.7%,超乎市場預期;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核心通膨率更是達到了2.9%。這些數字並非空泛的統計,而是具體反映在民眾的生活開銷上。《紐約時報》的分析一針見血地指出,受到美國政府對加拿大等主要貿易夥伴加徵關稅的直接影響,家用電器、衣物和家具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商品,價格漲幅尤為顯著。其中,家具價格環比上漲1%,家用電器價格更是飆升1.9%,衣物價格也一反先前的下降趨勢,悄然回升。
這份通膨報告,無疑是對川普政府論述的一次沉重打擊,也首次清晰地印證了經濟學家們長久以來的預測:關稅的重擔,最終將不可避免地從港口的貨櫃,轉移到美國企業與普通消費者的肩上。荷蘭國際集團的專家直言,這一趨勢對白宮而言是個壞消息,讓川普更難否認其貿易政策對物價的直接衝擊。從洛杉磯港繁忙的貨車,到沃爾瑪超市裡香蕉標價的變動,關稅的連鎖反應正在悄無聲息地侵蝕著民眾的購買力。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可能僅僅是個開始。經濟學家們警告,這份數據為川普政府準備於八月一日啟動的新一輪關稅敲響了警鐘。有專家預估,一旦新關稅落地,美國的平均關稅率可能飆升至21%,這將觸發「經濟重大風險」,屆時的物價上漲幅度恐怕將更為劇烈。
面對不利的數據,白宮方面試圖淡化其影響,新聞秘書強調核心通膨率仍在預期之內,而川普本人更是直接宣稱「我們沒有通膨」。與此同時,他再次將矛頭指向美國聯準會,強力要求降息以刺激經濟。然而,在關稅推升通膨的證據日益確鑿之際,連川普的部分盟友都私下承認,聯準會在本月底的會議上降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位曾任川普顧問的保守派經濟學家便坦言,白宮現在必須全力盯住通膨,絕不能讓它突破3%或4%的警戒線,否則,「大家會開始意識到,『哦,政府的這些政策失敗了』。」
最終,無論政治辭令如何修飾,市場的反應與消費者的感受才是最真實的指標。當普通美國民眾在結帳時發現錢包越來越不經用,這場由關稅引發的經濟陣痛,恐怕已難以再被輕易忽視。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