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豪言軍援17套「愛國者」 烏克蘭前線霧裡看花:究竟是系統還是發射車?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在煙硝瀰漫的烏克蘭戰場上空,防空系統的數量與性能,幾乎等同於城市的呼吸權。然而,一則來自美國白宮的重磅消息,卻讓急需防空火力的基輔當局陷入了困惑與猜測之中。美國總統川普近日高調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多達17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這個驚人的數字,非但未立即振奮烏軍士氣,反而引發了一連串的疑問。
這場數字迷局始於川普與北約秘書長呂特的會面。川普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將向烏克蘭提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頂尖武器」,並特別指出,某個國家已備妥17套「愛國者」系統,其中大部分或全部將運往烏克蘭「戰區」。此言一出,立即成為全球軍事媒體的頭條。然而,對於在砲火下苦苦支撐的烏克蘭而言,這個數字顯得有些不切實際,甚至令人費解。
烏克蘭國防部情報總局副局長斯基比茨基坦言,他們對此「一頭霧水」。他向媒體分析,如果川普所說的「17套」指的是完整的「愛國者」系統,那將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巨大規模。一套完整的「愛國者」系統造價超過十億美元,包含雷達、指揮、發射等多種車輛單元。因此,斯基比茨基推測,川普口中的「17」,更可能指的是發射車的數量,或許是三套系統共計18台發射車的約略說法。這種軍援數量上的模糊不清並非首次,此前關於交付10枚攔截彈還是10套系統的報導,也曾引發混淆。
更深層的問題在於,即便烏克蘭最終釐清並獲得了這批新的「愛國者」系統,是否真能如願扭轉戰局?部分軍事專家的看法並不樂觀。現實是,俄羅斯正以驚人的強度升級其空襲模式。僅在過去一週,俄軍就向烏克蘭境內發射了超過1800架無人機及誘餌裝置,這種飽和式攻擊讓烏克蘭的防空網承受著巨大壓力。
軍事分析師指出,「愛國者」系統雖然先進,但其高昂的攔截成本使其更適用於應對高性能彈道導彈,而非廉價但數量龐大的無人機。法國《防務與國際安全》雜誌主編便直言,西方軍火庫目前正缺乏應對此類攻擊的「高性價比」方案。更糟的是,隨著俄軍開始應用「伊斯坎德爾」導彈的機動打擊能力,「愛國者」的攔截效能也面臨新的挑戰。
一位匿名的西方高級官員預期,即使未來一兩年內有更多的「愛國者」系統交付烏克蘭,俄羅斯也可能透過大幅提升導彈與無人機的產能來抵銷其效果。因此,川普口中的17套「愛國者」,無論最終證實是完整的系統還是僅為發射車,對於深陷泥淖的烏克蘭前線而言,恐怕都難以成為迅速改變戰局的「銀色子彈」。這場圍繞數字的迷霧,最終映照出的,是戰爭天平上複雜而殘酷的現實。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