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線織起跨國暖流!台中市民巧手縫製「月亮布」,點亮非洲少女上學路
新華報導\1987創刊
當縫纫機的噠噠聲在台中市的某個角落響起,這不是為了生產線上的訂單,而是在編織一張跨越九千公里的愛心網絡。台中市政府社會局舉辦的「一日志工體驗」活動,迎來了最特別的最終場,一群素昧平生的市民,在縫紉機大廠「伸興工業」志工隊的指導下,將一塊塊布料,用心縫製成可重複使用的布衛生棉,這些被暱稱為「月亮布」的成品,即將乘著眾人的祝福,飛往遙遠的非洲大陸。
這不只是一場單純的公益手作,其背後所承載的,是翻轉命運的深遠意義。透過「愛女孩國際關懷協會」的橋樑,這些布衛生棉將送到當地女孩手中,解決她們因「月經貧窮」而無法安心上學或工作的困境。一個看似微小的生理用品,卻是維繫她們受教權與尊嚴的關鍵。社會局官員表示,志願服務不僅是政府推動福利政策的得力助手,更是公民社會成熟與溫暖的具體展現,而伸興工業的企業志工,正是將自身專業與社會關懷完美結合的最佳典範。
現場一位初次體驗縫紉機的民眾,眼神專注地跟隨著車針移動,她分享道,從未想過自己笨拙的雙手,竟能製作出足以改變另一個國家女孩生活的物品,這種感覺超越了任何物質回報,是一種深刻的自我價值實現。這正是社會局自111年起持續推動「一日志工體驗」的核心目標——讓志願服務不再是遙遠的口號,而是能親身參與、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
回顧今年的系列活動,其廣度與深度令人印象深刻。從纖維工藝博物館的導覽與藺草編織,讓民眾在文化傳承中看見志工的身影;到跟隨運動局志工巡檢潭子運動公園,理解市民安心休憩的背後,有著一群人默默的守護;再到與美容業工會的志工們一同用造型氣球和團康活動,為安養機構的長者帶來久違的歡笑。每一場體驗,都像一扇窗,打開了市民對志願服務多元樣貌的認知。
這項計畫的影響力正在發酵。去年一位參加體驗的郭小姐,今年已是玩具銀行的正式志工,用行動證明了「體驗」可以成為「實踐」的起點。社會局強調,志願服務的種子一旦種下,便可能開出意想不到的美麗花朵。他們也藉此呼籲,若心中有服務的熱情,不妨登上「台中市志工媒合平台」,在那裡,無數等待灌溉的園地,正期盼著更多熱血公民的加入,共同為這座城市注入更多溫暖與力量。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