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瑄灃觀點》政黨違法使用黨員個資,嚴重侵害民主法治
《瑄灃觀點》
🔎政黨違法使用黨員個資,嚴重侵害民主法治
🔎據昨日多家主流媒體報導,臺中地檢署針對罷免提議案中涉及名冊偽造部分提起公訴,總計34人遭起訴,偽造文件逾4200份,內容涵蓋大量黨員個人資料,內部違法濫用個資,選罷制度淪為操作工具,對民主制度及法治精神構成重大挑戰。
#政黨意志不應凌駕黨員意志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之立法目的,在於賦予人民正當且合法的民主參與機制,包括罷免民意代表的權利。本案中為達成罷免提議門檻,涉案政黨幹部指示黨工大量抄錄名冊、偽造簽署與虛構提議意願,已明確逾越法定界限,構成刑事不法行為。
![]() |
臺中市議員徐瑄灃服務處\提供 |
政黨本應作為憲政體制中的正向力量,承擔自律與守法的責任,此案卻反映出部分黨務人員將黨員個資視為「可自由操作的資產」,全然無視個人資訊自主權與正當性。
#政黨使用黨員個資須依法設限
政黨雖基於聯繫、動員之必要,得收集黨員基本資訊,惟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相關規定,個資之蒐集、處理及利用,應基於合法、特定且正當目的,並應取得當事人明確同意,否則即構成違法。政黨對黨員個資並無「一般授權」或「全面處分權」,其使用行為須受嚴格限制與監督。
#政黨失信將導致政黨衰敗
各縣市罷免案,多有發生類似事件,暴露政黨在法治觀念上的欠缺。 當選民發現自己被冒名參與政治活動,當連署制度可被少數人恣意操弄,人民對政黨的信賴將逐步瓦解,導致政黨衰敗,使更多良善公民選擇退出公共參與,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民主制度的鞏固,建立於對法治的尊重與政黨公信的維護。政黨若不重視法治,不僅失去作為民主推動者的正當性,更將敗壞整體政治環境的信賴基礎。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涉案對象包含多位基層黨部人員及青年參與者,此反映出政治實務中對法治教育確有明顯不足,唯有正視政黨運作的正當性與法治核心價值,才能重建人民對政黨的信賴。
#無黨無派認真問政
#法律問題歡迎諮詢徐瑄灃服務處
▶️預約專線 04-2536-1999
#關注問政成果
▶️追蹤瑄灃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Hsu0916
#我們的童樂繪 #親子空間
#潭子 #大雅 #神岡
#為您發聲 #親子童樂 #安居創新
#臺中市議員徐瑄灃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