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府結盟29所大學,共築失智友善城市,打造全齡照護網絡
新華報導\1987創刊
為應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台中市政府24日與中山醫學大學及中部地區共29所大專院校舉行會議,聚焦於「建置以人為本的失智友善健康城市」。此次官學合作旨在整合各方資源,探討如何強化失智症的預防與照護政策,為市民擘劃更完善的健康城市藍圖。
![]() |
研考會主委林鼎超與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互贈紀念品 |
台中市政府自108年起便積極佈局失智照護,不僅成立了「失智照護網絡小組」,更率全國之先設立專為年輕型失智者服務的據點。透過跨領域合作,市府已陸續建置原鄉服務據點、專屬日照機構,並與醫院合作推出創新的「五感療育百寶箱」方案,其成效獲得了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的肯定。
目前,台中市已建立起綿密的社區支持網絡,包含10家失智共同照護中心、45處社區服務據點,並整合了近1900處的長照與身障服務單位,希望能為每一個有需求的失智家庭提供即時援助。為提升社會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市府也與超商、銀行、學校等單位合作,成功培育了超過8萬名「失智友善天使」及1500多家友善組織,共同在社區中守護失智長者。
![]() |
中市府攜手中部大學_打造全齡照護的失智友善健康城市 |
在會議中,市府衛生局與中山醫學大學的專家分享了從預防到照護的全面策略。中山醫學大學副教授郭慈安提到,學校透過推行失智識能課程與結合智慧科技,已成為台灣第一家失智友善醫院,為學生建立了「以人為本、社區共融」的核心價值。此次會議集結了市府多個局處與學術界的代表,共同為打造失智友善的健康城市貢獻心力。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