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藝花開,漫活SLOHAS~太平買菸場展出在地鐵窗花工藝創作
新華報導\1987創刊
鐵窗花是臺灣傳統民宅常見的元素,展現匠師工藝和美學創意。過去大多以黑鐵焊接上漆製作,因保養不易,不銹鋼鐵窗成為現今市場主流。漫步太平區鵬儀路、成功東路等巷弄,仍然可見舊式鐵窗花,別具時代氛圍。
太平區長陳柏宏表示,太平買菸場「藝想花園~太平區鐵窗花工藝展」展期自今年6月13日至9月12日,展示在地鐵窗花工藝達人林玉坤和淙元不銹鋼鐵藝作品,以及太平鐵工藝術節活動利用鐵窗花餘料創作的廢鐵再生鐵雕,展現傳統五金產業轉型文創的創新能量,讓工藝在永續概念中持續發展。本展覽也是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漫活SLOHAS」2025臺灣工藝季衛星展,旨在傳遞「漫活SLOHAS」所蘊含「慢活SLOW」和「樂活LOHAS」的核心價值與生活態度。
林玉坤13歲開始做鐵工學徒,從事黑鐵鐵窗花製作已數十年,憑藉經驗與精湛技藝即能依照圖稿徒手完成鐵窗花作品,分毫不差。他還自製專用模具和工作臺以利手工彎折鐵條,是老師傅數十年手藝的展現。相較於機械鍛造大量產製,手作窗花耗費的時間和人力普遍較多,然手工產品的獨特性與特有的人情溫度也受到人們的喜愛。近年他完成的作品,是在太平區育才路70號一帶的「諸事順利」大型鐵窗花,在社區巷弄再現傳統鐵窗花工藝風貌。
本展展出林玉坤珍藏鐵窗花模具以及參與社區營造計畫和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學生共創之鐵窗花。除了幾何圖像的成品外,林玉坤也將鐵條彎折焊接為貓、魚等動物外型,逗趣模樣十分討喜。
淙元不銹鋼成立於民國76年,工廠位於太平區光德路,專事不銹鋼門窗、鍛造門窗、扶手欄杆等產製,亦為鐵窗花工藝好手。近年更將觸角延伸至藝術和文創領域,不僅參加數屆臺中文創設計聯合展,也連續5年參與太平鐵工藝術節創作,多次獲獎,發揮精益求精的職人精神。鐵雕〈瓶中花〉使用金屬沖孔後留下的廢圓鐵片一片片焊接成型,〈靜語流年〉則與策展人廖述昌共同創作,取捲曲、S型、圓形的鐵窗花餘料重疊、交錯拼接。每件作品都彷彿盛開的花朵,在金屬花園裡熱情綻放,永不凋零。此次也展出淙元不銹鋼和設計師劉開平合作開發之鍛造管椅凳,表現工藝在現代生活中的實踐與價值。
陳柏宏區長表示,本展覽結合傳統工藝、創新設計與永續發展,展現鐵窗花的藝術價值與當代應用,歡迎蒞臨太平買菸場觀展。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