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攜手障礙團體推動「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全面落實平等無歧視理念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在台灣,推動職場平等與包容的步伐再度邁進。勞動部近日宣布,將於7月1日正式施行「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行政指導」,此舉是為了讓身心障礙勞工在職場中獲得更公平的待遇與支持,逐步實現「平等無歧視」的人權價值。此一政策由政府與障礙團體攜手合作,展現公私協力的決心,意在深化多元融合的職場環境。
合理調整,源自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核心理念,旨在在不造成雇主或同事過度負擔的前提下,提供身心障礙者必要的職場支持。這不僅是法律層面的保障,更是人權的體現。勞動部強調,合理調整的推行並非僅止於行政指導的制定,而是要將其融入職場文化中,讓每一位身心障礙者都能在平等的舞台上展現自我。
部長洪申翰指出,推動職場合理調整的關鍵在於實務操作與雙方的協商合作。政府將透過與障礙團體合作,建立成功案例,並引入相關資源,促使企業與身心障礙勞工建立良好的溝通與信任。值得注意的是,此行政指導的適用範圍並不限於持有身心障礙證明者,對於資料佐證有障礙處境的勞工也同樣適用,彰顯政策的彈性與包容。
在實務層面,雇主被提醒在面對身心障礙者的調整需求時,應以溝通與理解為先,逐步釐清需求,並評估可行方案。勞動部也已蒐集國內外相關資料,將各種合理調整的實務案例整理成易懂、便利查詢的內容,並在行政指導中加入多元範例,讓推動過程更為順暢。
為協助落實政策,地方政府亦將設置「職場合理調整諮詢輔導窗口」,提供專業協助,幫助雇主與勞工解決調整上的疑慮,並引導企業運用政府資源,如職務再設計補助、在職訓練等,確保合理調整得以順利推行。
此外,勞動部正積極透過多元管道傳遞合理調整的理念,包括舉辦宣導說明會、提供線上教材,並製作有聲版、點字版、易讀版等多語言、多媒體資源,讓更多企業與身心障礙朋友能輕鬆理解並實踐這一理念。
這一系列措施不僅彰顯政府對於打造包容職場的決心,也展現社會對於多元共融的期待。未來,隨著政策逐步落實,台灣的職場環境將更為多元與友善,讓每個人都能在公平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