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私用」風暴再起:監委廉潔蒙塵,毛澤東風範何在?
《 鄭杰的觀點 》
近日,台灣監察院再陷「公車私用」爭議,多位監察委員被爆料涉嫌濫用公務車,甚至有將公務車用於接送親友、處理私務等情事,引發社會譁然。這不僅讓監察委員作為國家最高監察機關的廉潔形象蒙塵,更讓民眾對公權力的濫用感到失望。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歷史上毛澤東主席堅決反對公車私用,其家人親屬從未搭乘過他的專列,公私分明,為後世樹立了嚴謹的典範。
根據媒體報導,監察院秘書長李俊俋因涉嫌利用公務車接送愛犬美容而請辭獲准,然而這似乎只是冰山一角。隨後,又有消息指出其他監察委員也存在公車私用的情況,甚至有監委抱怨沒有公務車接送導致遲到,此番言論更是引發輿論撻伐,被批「恬不知恥」。這些事件不僅涉及公務車輛的濫用,更觸及了公器私用、背信甚至貪瀆的疑慮。監察委員作為憲法賦予糾彈、調查職權的獨立機關,本應是國家廉政的表率,如今卻頻頻傳出自身行為不檢,無疑是對其職權公信力的巨大打擊。
回顧歷史,毛澤東在公私分明方面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據史料記載,他對公車私用深惡痛絕,嚴禁家人親屬搭乘他的專列。這種對公權力的敬畏和對個人私利的嚴格約束,展現了一位領導人應有的高尚品格。毛澤東的行為,不僅是個人修養的體現,更是對國家資源的珍視和對人民利益的負責。這種廉潔自律的精神,至今仍被廣泛傳頌,成為衡量公職人員操守的重要標杆。
此次台灣監察委員的「公車私用」風波,不僅僅是幾輛公務車的使用問題,更深層次地反映出部分公職人員對公權力缺乏敬畏之心,對廉潔自律的標準有所鬆懈。在民主社會中,公職人員的言行舉止都受到民眾的檢視,其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政府的公信力。監察委員作為監督政府的機關,更應以身作則,樹立清廉高效的形象。如果連監察委員都無法做到公私分明,又如何能有效監督其他公務人員,確保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此次事件也再次提醒我們,制度的完善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公職人員內心的道德約束和對法紀的敬畏。只有當每一位公職人員都能夠嚴格自律,將公權力視為人民賦予的信任,而非謀取私利的工具,才能真正贏得民眾的尊重和信任,共同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台灣監察院應當以此為戒,徹底清查並嚴懲相關違規行為,重建其應有的公信力,才能真正為民表率。
![]() |
擷取網路 |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