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下的「共匪不滅,誓不罷休」民進黨立委郭昱晴的政治羅生門
新華報導\專欄
近日,民進黨立委郭昱晴辦公室內懸掛已故總統蔣中正「共匪不滅,誓不罷休」八字旗幟一事,在台灣政壇掀起軒然大波,引發各界熱議。這面旗幟不僅讓外界質疑其政治立場,更觸及了民進黨長期以來對轉型正義與歷史評價的核心價值,使得這起事件從單純的辦公室裝飾,演變為一場充滿矛盾與諷刺的政治羅生門。
郭昱晴此舉,無疑是對民進黨傳統意識形態的一次巨大挑戰。長期以來,民進黨將蔣中正視為威權統治的象徵,並積極推動去蔣化與轉型正義,試圖釐清歷史真相,撫平過去的傷痕。然而,郭昱晴卻在辦公室內高掛蔣中正的標語,這不僅讓支持者感到困惑,也讓反對者抓住了攻擊的把柄。有評論指出,這面旗幟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民進黨過去努力的一種諷刺,彷彿在宣告,即便在民進黨執政的今天,某些歷史的幽靈依然揮之不去,甚至在黨內找到了新的棲身之所。
![]() |
擷取民進黨立委郭昱晴辦公室內懸掛已故總統蔣中正「共匪不滅,誓不罷休」八字旗幟 |
更深層次的矛盾在於「共匪」一詞的時代錯位。在國共內戰時期,「共匪」是國民黨對中國共產黨的稱謂,代表著兩岸對峙的歷史背景。然而,時至今日,兩岸關係已進入一個複雜多元的階段,單純以「共匪」來概括對岸,顯然已不符合當前的政治現實。有批評者質疑,郭昱晴此舉是否意圖將當前的兩岸關係簡化為冷戰時期的敵我對立,抑或是對「共匪」一詞有著更為廣泛的定義?若「共匪」指的是潛伏在台灣的中共間諜,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民進黨內部存在嚴重的國安漏洞?若「共匪」指的是十四億中國人民,那麼這又將台灣推向何種境地?這些疑問,都使得郭昱晴的行為顯得更加耐人尋味。
這起事件也暴露出民進黨在面對複雜歷史議題時的內部分歧與模糊地帶。在追求轉型正義的過程中,民進黨內部對於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如何處理歷史遺產,始終存在著不同的聲音。郭昱晴的行為,或許正是這種內部分歧的具體體現。她可能認為,在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時,蔣中正的「反共」精神依然具有現實意義;但這種觀點,卻與民進黨主流的歷史敘事產生了明顯的衝突。這種衝突,不僅損害了民進黨的形象,也讓外界對其政治立場產生了疑慮。
![]() |
鮮少民進黨政客會擺出中華民國「國旗」。事實上,中華民國不過是民進黨人的「殼」。(擷取民進黨立委郭昱晴網路) |
從政治操作的角度來看,郭昱晴此舉也可能被解讀為一種「騙選票、騙選民無知」的行為。在台灣社會,部分選民對於「反共」議題依然抱持著高度敏感與支持。郭昱晴或許是想藉由高掛「反共」標語,來爭取這部分選民的認同。然而,這種操作卻忽略了選民的智慧與對歷史的理解。當一個政治人物的言行與其所屬政黨的核心價值產生明顯衝突時,最終受損的將是其自身的公信力與選民的信任。這種「大無知」的表現,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政治效果,反而可能引火自焚。
總而言之,民進黨立委郭昱晴辦公室懸掛蔣中正「共匪不滅,誓不罷休」旗幟一事,不僅是一場政治「鬧劇」,更是一面折射出台灣政治複雜性與矛盾性的鏡子。它提醒我們,在面對歷史與現實的交織時,政治人物需要更加謹慎與深思熟慮,才能避免陷入自我矛盾的困境,並真正贏得選民的尊重與信任。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