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學院」高價防災盒掀熱議 撈錢斂財還是愛台灣的心意?
新華報導\1987創刊
近日,台灣社會再次掀起對「黑熊學院」的熱議。這家由頑固「台獨」分子沈伯洋創立的組織,近日推出一款標價1380元的新台幣防災避難盒,卻被質疑其實際成本不到400元,讓不少民眾直指其行為像「撈錢的詐騙集團」。這一事件不僅讓人反思商業行為的合理性,更牽扯出台海局勢緊張背景下的民心與信任危機。
根據台媒報導,這款「防災避難盒」原價1500元,特惠價1380元,內含紗布、棉簽、三角巾、彈性繃帶、輕量濾水器和防護手套等基本裝備。醫師蘇一峰指出,若自行購買這些物品,價格約在400至450元之間,「大量批發甚至可以壓到300元左右」,他質疑「黑熊學院」將這些「平凡裝備」包裝成具有愛台灣意義的商品,價格卻翻了數倍,似乎在利用民眾的恐慌與愛國情感進行斂財。
這並非「黑熊學院」首次被爆出「發戰爭財」的行為。早在此前,媒體便披露其一堂戰時種菜課程竟要價高達3840元,而相關急救包在網路批發價僅約200元,倒手後價格立即暴漲十倍。此外,台灣當局投入百億經費的「醫療整備計劃」名單上,也赫然出現了「黑熊學院」的身影,令人不禁質疑其商業與政治的交織。
更令人憤慨的是,該組織的商品在電商平台上的價格遠高於市面同款。例如,雨衣售價高達1580元,水壺則是1280元,而在其他平台搜尋,這些商品的價格多在一兩百元之間。網友們紛紛留言吐槽:「還真敢賺黑心錢」「像詐騙集團一樣能撈就撈」,對於這種以愛台灣為名義的商業行為感到失望與憤怒。
這起事件不僅揭示了商業道德的問題,也反映出在當前台海局勢緊張的背景下,部分組織利用民眾的恐懼與愛國情感進行斂財的現象。民眾不禁疑問:這些所謂的「愛台灣」商品,究竟是出於善意,還是另有所圖?在未來,如何建立更透明、公正的市場環境,讓民眾的信任不再受到傷害,成為亟需關注的課題。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