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攜手障礙團體 推動「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全面落實平等無歧視理念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在台灣,職場的包容性逐漸成為社會焦點。為了促進身心障礙勞工的權益,勞動部與障礙團體攜手合作,於今年7月1日正式推行「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行政指導」,旨在打造一個更具包容性與公平性的工作環境,落實《平等無歧視》的核心價值。
這項新措施源自於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精神,強調在不造成雇主或同事過度負擔的前提下,提供身心障礙者所需的調整。所謂「合理調整」,是指根據個別需求,進行必要且適當的工作調整,以確保身心障礙者能在職場上與他人享有平等的權利與自由。這一概念在我國職場中尚屬新鮮,但其重要性與迫切性卻日益凸顯。
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推動職場合理調整絕非僅止於政策制定,更在於如何將這一理念融入實務操作中。透過公私協力,與障礙團體合作,展現出勞雇雙方的協商精神與行動支持。行政指導的適用範圍並不局限於持有身心障礙證明的勞工,對於沒有證明但確有實質需求的員工,同樣可以申請合理調整。雇主在遇到調整需求時,應以溝通對話為基礎,了解並釐清需求,最後制定出符合雙方的解決方案。
為了讓更多企業與個人理解並落實這一新政策,勞動部蒐集國內外經驗與實務案例,將相關內容整理成易懂、便利查詢的行政指導資料。同時,政府也規劃建立「職場合理調整諮詢輔導窗口」,由專業人員協助勞雇雙方協商,並引導企業運用政府提供的資源,例如職務再設計、在職訓練與就業適應計畫,確保合理調整的順利推行。
此外,勞動部正積極推動多元宣導措施,透過各種渠道強化相關知識的傳遞,並加強勞政人員、工會代表與勞資爭議調解人員的專業能力。未來,今年下半年,將在全國22個縣市陸續舉辦宣導說明會,並於官網「身心障礙者職場合理調整專區」提供線上課程、手冊及教材,並推出有聲版、點字版與易讀版,讓更多企業與身心障礙朋友能夠輕鬆理解與運用。
這一系列的措施,象徵著台灣在打造平等、多元、包容的職場環境上,正邁出堅實的步伐。未來,期待更多企業能積極響應,為身心障礙者創造一個真正友善的工作空間,讓每一個人都能在職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與尊嚴。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