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抽驗清明祭祖食品食材88件 1件花生粉黃麴毒素超標已全數下架回收
新華報導\1987創刊
![]() |
食安處抽驗潤餅檢驗衛生標準 |
清明時節將至,民眾陸續準備祭祖掃墓所需要的各項應景食品及食材,表達對祖先的慎終追遠之意。為確保市民的食品安全,台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提前啟動清明稽查專案,派員前往台中市各大生鮮賣場、傳統市場、潤餅專賣店、食品原料行與雜貨商店等處,共查核39家業者,抽驗88件食品(材),結果1件花生粉黃麴毒素超標已全數下架回收。
食安處表示,此次專案稽查是利用台中食安資料庫系統進行大數據分析,篩選出民眾較常前往購買場域、未稽查或常有違規的業者進行查核,包括台中市各大生鮮賣場、傳統市場、潤餅專賣店、食品原料行與雜貨商店等處,除查驗常用祭祀的食材如各式豆腐28件、糕粿類12件、素三牲8件、豆干、豆皮、麵腸與素肚24件,分別檢驗防腐劑、皂黃、二甲(乙)基黃、與素摻葷等。
另外,也抽驗清明節應景冷食材料,潤餅2件與花生、花生粉14件,分別檢驗微生物與真菌毒素,總計共抽驗88件食品(材),結果1件位於大肚區超市販售的花生粉檢出黃麴毒素B1:14µg/kg (標準:2µg/kg)及總黃麴毒素:17µg/kg (標準:4µg/kg),皆超出限量標準,與規定不符,除立即通知下架回收外,並移請源頭所轄機關彰化縣衛生局處辦。
![]() |
食安處抽驗潤餅檢驗衛生標準 |
食安處說明,黃麴毒素是由麴菌屬真菌產生的代謝產物。一旦食品受到感染,誤食可能導致肝臟病變,甚至引發肝癌。特別是花生及其製品、堅果、米和玉米等食品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容易滋生黃麴毒素。因此,在加工過程中,必須注意原料和半成品的儲存溫度和濕度,防止黴菌生長。
食安處提醒,清明時節天氣較為高溫潮濕,微生物容易滋長,民眾購買食品要選擇信譽良好商家,並留意店家作業場所是否清潔衛生,購買潤餅或食材都要注意保存溫度,儘早食用,確保購買食品衛生安全。最新的稽查或抽驗結果均隨時更新公布在「台中食藥安智慧雲-食安GIS專區」( https://gov.tw/eyJ ),市民可隨時查詢,共同把關台中市的食安與健康。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