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nslate——文章翻譯成各國文字

文化是城市發展的軟實力

李昊
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研究主管

經濟的變局中,城市的發展起落不定,一方面,一些曾經擁有輝煌歷史和重要政治經濟地位的城市,現在卻“泯然眾城矣”;而與此同時,另一些城市正在依托新的經濟引擎,步入發展的快車道。是什麼要素導致了城市發展軌蹟的分異?哪些才是催動城市崛起的動能?未來城市發展又該制定怎樣的發展目標?城市群建設和城市規劃藍圖正在鋪開,思客邀請智庫專家解讀新時期城市建設的新格局、新模式、新思路。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

  說起武夷山,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風景名勝區、旅遊目的地。而實際上武夷山市同樣歷史悠久。這座舊稱崇安的城市,有著數千年的文明史,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回顧武夷山市幾千年的城市發展史,就會發現這座城市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也幾經起落,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國城市體系格局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4000年前:古閩越文化中心

  早在4000多年前,當地就有先民在此勞動生息,並形成了偏居中國一隅的“古閩越”文化,以及其後的“閩越族”文化。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如今也遍布全市。武夷山所在的閩北地區,是古閩越人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閩越文化是武夷文化發展的第一個鼎盛時期。分佈於武夷山絕壁上的武夷懸棺葬俗被認為是形成閩越文化的重要來源之一。閩越族人生活在從武夷山區到閩江兩岸這一地區,武夷山是其文化中心。

漢代:閩越王城

  閩越國(福建和浙南地區)是西漢初期的一個地方割據政權,維持近一個世紀。閩越王城,建於武夷山市城村地區,是閩越國的社會、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當時的閩越國是漢代時東南一帶勢力最強的國家,而閩越王城,也是東南一帶規模最大的城市。

秦漢以來:道教文化重鎮

  秦漢時起, 武夷山已成為道教文化的傳播重地。武夷山的道教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出生在當地的先秦道家人物彭祖。唐代興建的武夷宮是歷代的福建道教中心,也是歷代以來我國著名的道教勝地。在北宋南宋時期,武夷山成為道教符篆派神霄宗的發祥地,還是內丹派南宗的祖庭,在中國道教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

唐:閩北禪都,禪茶文化中心

  到了唐朝,佛教禪宗大師扣冰古佛創建瑞巖寺,並以茶道啟示禪法。扣冰古佛在閩、浙、贛一帶影響極大。當時各佛教聖地均對其有供奉。在那之後,武夷山高僧、名士迭出,對佛教的傳播和發展產生重要作用。禪茶一味,武夷山以此成為閩北地區的禪茶文化中心。

宋:朱子理學的中心

  武夷山是朱子理學的搖籃,是世界研究朱子理學乃至東方文化的基地。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此講學,武夷山因而被稱為“道南理窟”。朱子理學在這裡孕育、形成、傳播、發展。朱熹在武夷山創辦紫陽書院、考亭書院等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書院。朱熹在當地的許多門人弟子及其後人紛紛成為理學家,代代相傳,形成最有影響的學派。這也使使武夷山成為理學名山。朱子理學是孔子以後儒學發展的又一個高峰, 也是在兩漢儒學漸趨衰落之後的一次重要復興。武夷山則作為當時全國朱子理學的中心,對其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清:中蒙俄茶葉之路的起點、重要國際貿易中心

  自明末清初始持續到20世紀初,一條連接中國、蒙古國和俄羅斯的長達上萬公里的,以茶葉為主的國際貿易通道形成並持續,被稱為“茶葉之路”。在“茶葉之路”上,武夷山是茶葉原產地,國際貿易通道的起點和重要的交易中心。

1930年代:閩北蘇區“紅色首府”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期間,特別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武夷山成為重要的革命根據地。武夷山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早期革命根據地之一,曾以這里為中心擴展為閩北革命根據地,並先後劃歸閩浙贛蘇區和中央蘇區。 1931年9月,閩北分區黨政軍機關從武夷山市洋莊的坑口遷到大安。當時閩北蘇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建設取得巨大成績,閩北蘇區成為受到讚揚的“方志敏式的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武夷山也因此成為閩北蘇區“紅色首府”。

改革開放後:知名旅遊城市

  建國後到改革開放之前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武夷山市的旅遊產業長期處於停滯狀態。改革開放後,武夷山市旅遊業開始快速發展,逐漸成為我國知名的旅遊城市。 1979年, 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武夷山自然保護區, 並把它列為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 1982年, 國務院把武夷山列入全國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 1989年武夷山撤縣建市,誕生了福建省第一座以名山命名的新興旅遊城市。 1999年武夷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地,不斷向國際性旅遊城市發展。

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發展動因

  如果對武夷山城市地位、區域職能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歷史階段城市有著不同的演變動因。這些不同的歷史因素造成了城市從起源、興盛,再到衰落、復興的周期性循環發展之路。

城市起源

  武夷山的城市最早起源於閩越文明。閩越文明是我國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武夷山作為城市最早起源於古越人在此的集聚。在隨後閩越國的發展歷程中,閩越王城作為閩越國的中心城市,城市建設具有一定規模,農業、工業發達,文化繁榮,迎來城市發展的第一個高峰。

城市興盛

  在唐宋期間,隨著中原文化重心的南移,武夷以山水靈異、雋秀的環境特質吸引了諸多文人雅士、高僧名儒,成為儒、釋、道文化格局的一個重心。魏晉以後, 儒、釋、道三教不斷融匯,中國社會文化基本保持著以儒為主、佛道為輔的格局。武夷山是少有的匯聚儒釋道三家文化的宗教文化聖地,在全國的文化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城市衰落

  蒙元征服中原後,採取文化高壓政策,武夷山的宗教受到壓制。加上元朝統治者信奉喇嘛教,使北傳佛教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武夷山的宗教活動自此進入低谷階段。明朝建立後,對宗教活動也有一定程度的限制。頻繁的動盪和戰亂也使城市發展週期性進入低谷。戰亂時期,地方經濟衰退,軍隊經常駐紮於廟宇之內,宗教活動無法正常進行,宗教文化和城市發展均進入蕭條階段。

城市復興

  明末清初,隨著武夷山創制烏龍茶和中國至俄羅斯茶葉之路的開通,武夷山成為茶葉貿易中心城市,下梅成為重要的茶葉集散地。太平天國運動後陸路的茶葉之路迅速衰敗,但依托五口通商的福州港,赤石和星村茶市再次通過水運集散成為國際性茶葉交易地和集散中心,直至抗日戰爭爆發。

改革開放後,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對外開放,旅遊業得到快速發展,武夷山迎來新的城市復興。

歷史文化名城發展的幾點經驗

  從武夷山市的歷史興衰中,可以總結出歷史文化名城發展的幾點經驗。
  首先可以看出,區位與交通條件的變化對城市職能具有重要影響。縱觀武夷山這座城市的發展史,宗教、文化和茶葉貿易是武夷山城市區域地位和職能演變的主線。城市的發展依託於本地優越的資源環境條件。在短期內,除去政治、軍事因素,區位和交通條件的變動會對城市區域地位和職能造成根本性影響。因此在城市發展中,應把握住時代機遇,抓住政策優惠,利用區域、交通等發展條件的改善,實現城市區域地位和職能的跨越式提升。

  其次,山水風光是文化型中小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優越的自然條件、靈秀的山水風光在歷史上便是城市吸引外界資源的核心競爭力。在古代,山水風光是吸引文人雅士、名儒高僧集聚的重要因素,對於文化和宗教城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在現代社會,優美的山水環境則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和核心要素。因此,應在城市建設中繼承發揚傳統山水城市格局,維繫城市的獨特風貌,保持核心競爭力。

  再次,城市發展的文脈延續對於城市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文化作為軟實力,尤其會成為城市的資本,幫助城市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和文化名城,武夷山的城市文脈象徵著城市的獨特地域文化特質,是城市發展的文化根基,形成了城市的可識別性。在城市發展中應緊密依託本地資源,強調產業根植性。在經濟發展和城市擴張的同時注重尊重城市的本土文脈,留存歷史傳統,傳承城市記憶。

  城市需要特色產業作為主打品牌,但也需要促進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從古到今,無論是農業生產的第一產業,食品加工的第二產業,還是宗教文化、商業貿易、政治交往的第三產業,產業是城市發展振興的核心動力,是一個城市地位提升的底牌。在一定時期內,城市需要特色化發展,形成一個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主導產業。

  但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始終單一的產業、單一的產品,將為城市發展帶來巨大風險。從武夷山的例子就可以看出,無論是文化還是茶產業,如果僅依靠一種特色產業,城市就很容易在歷史的波動中產生危機並衰敗。而作為比照,同樣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泉州,在如今則通過安踏、特步、匹克等泉州品牌的民營經濟,重新使經濟振興,讓城市地位的提升。因此,從長期來看,城市需要注意新興產業、續接產業的培育,“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

  曾經有人為武夷山市提出宣傳口號“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這座如今不足十萬人的小城市,在歷史上曾經是各類宗教、文化和茶葉貿易的中心,如今則以旅遊城市的形象參與城市競爭。這座城市發展的歷史濃縮了太多的故事。我國有著許許多多的中小規模的歷史文化名城,每座城市都可以從武夷山市的發展史中多少看到自身的影子,並得到一些啟示。

留言

假合會真吸金!神說公司以「新8年合會保證獲利」方案非法吸金, 查扣不法所得近30億元

法務部調查局中部地區機動工作站由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指揮,與刑事警察局偵查第六大隊、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等單位共同組成專案小組,並落實「調查局打擊詐欺中部防制中心」功能,統合調查局彰化縣調查站,共同偵辦神說公司陳O安涉嫌非法吸金案。

盧市長的格局與選擇

連日豪雨致台中霧峰暗坑巷災損 盧市長親赴關心搶修進度:全力保障市民安全

受連日豪雨影響,台中市多處邊坡及道路嚴重受損,霧峰區同林里的暗坑路段因邊坡崩落與路面破碎,交通中斷,農作運輸受阻。市長盧秀燕今(13)日率隊前往現場視察,關心搶修進度,並慰勉第一線人員。盧市長表示,該路段是當地民眾重要通行與農業經濟命脈,目前已啟動便道搶通工程,預計8月17日可開放通行,同時規劃長期邊坡加固工程,全力協助農友及居民恢復正常生活。

防颱進入最高戒備! 中市建設局長深入災點督導復建進度

楊柳颱風來襲!台中捷運完成防颱整備 將視颱風動態調整營運模式

中度颱風「楊柳」強勢逼近! 中市建設局完成整備 全力嚴防豪雨強風

楊柳颱風來襲 中市各區公所加強防颱 民政局長:優先防颱、穩健推進復建

霧峰暗坑巷因豪雨崩塌 水利局緊急搶修便道助農民採收龍眼

專案稽查及e化管理雙軌併行 中市都發局籲建築工地落實防颱措施

❇️《新華報導》網站所有文章在此

顯示更多

慶祝捷運藍線動工,台中通APP推數位集章抽大獎

全新視角夏遊台中 《漾台中》8月號帶您遊一夏

美十樂藥妝暖心助力  議員朱暖英讓高齡生活多一份美好與快樂

夏天來臨蛇類出沒頻繁 霧峰坑口山區傳出毒蛇咬死犬隻事件 市議員李天生提醒鄉親注意防範

中市議員陳廷秀為海線鄉親多方奔走 力促好市多Costco落腳港區

台中長輩打帶狀皰疹疫苗仍需自費 陳雅惠:別讓健康成為經濟壓力

從心(新)出發,從室(是)開始──卓蘭高中校長領航彩繪教室啟用典禮

國民黨主席之爭 中生代接班的挑戰與契機

盧秀燕的「防颱」哲學 一場政治「太極」的深層解讀

綠美圖啟用倒數 盧市長赴布里斯本連結國際經驗

🟧 新華報導網站 最近30天的熱門文章

《人事報導 》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一波高階人事異動

《人事報導 》臺中市政府今(7)日 有新人事異動

一個數字的代價!沙鹿區長災情誤報53戶變1戶,盧秀燕鐵腕降調震撼政壇

災變現場的兩種身影:盧秀燕勘災對比特有「態度」的賴清德

《人事報導 》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人事異動

盧秀燕大推台中城市特色 布里斯本市長笑稱台中抓住他的心

🟥 開站以來 點閱人次多的報導

109年5月12日豐原區國豐路二段及豐科路口交通事故說明

中市議會通過老人健保追加預算 盧市長感謝議會支持 宣布7月起恢復補助

賞花燈遊西區 體驗新舊共融人文藝術 打卡古蹟歷史建築

《讀者投訴》掛羊頭賣狗肉 臺中市星光實驗教育機構 違法事件一籮筐

原區長的新職務公布了!(更新)

《讀者投訴》地政基層人員逃難潮湧現!!

《新華報導網站》定義深度引領觀點、在資訊洪流中為您鎖定深度與真相、您的每日新聞分析師

社址:臺中市西區精誠路447號7樓之1\信箱:ccs3172@gmail.com\專線:0933 42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