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五線譜」揭⽰健康密碼:醫學專家深度剖析,勿輕忽⾝體警訊!
新華報導\1987創刊
「⼿背,不僅是⽇常⽣活中重要的⼯具,更是⼈體健康狀況的⼀⾯鏡⼦。」重症專科醫師⿈軒在社群媒體上指出,透過觀察⼿背的細微變化,如⽪膚光澤、斑點增⽣、靜脈清晰度、指甲狀況以及脂肪分佈,可以初步了解⾝體的潛在健康問題。這項觀點顛覆了許多⼈對⼿背僅⽌於⽼化現象的認知,提醒⼤眾應更深⼊關注⼿背所傳遞的健康訊息。
「⼿背⽪膚的光澤,是⾎液循環與⽪膚健康的直接反映。」研究發現,⻑壽者的⼿背⽪膚通常光滑細緻,這與其良好的⾎液循環及⽇常保養息息相關。然⽽,當周邊⾎管出現問題,⾎管壁僵硬、彈性變差時,⽪膚的⾎流供應將會不⾜,進⽽導致光澤感減退。這不僅是美觀問題,更可能是⾎管健康的警訊,提醒我們關注⼼⾎管系統的潛在⾵險。
「⼿背上的⾊斑與⾊素沉澱,絕⾮單純的⽼化現象。」醫學專家強調,這些斑點的出現,除了⽇曬因素外,更可能與體內內分泌系統或代謝功能失調有關。儘管部分⾊斑屬於正常⽼化,但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可能是內分泌失調、代謝障礙或慢性疾病的預警信號。例如,⾊素沉澱的增加常與⿊⾊素代謝異常有關,當甲狀腺、腎上腺等荷爾蒙相關器官功能失調時,⽪膚可能產⽣過多⿊⾊素。
此外,⾃由基和氧化壓⼒的累積,也會加速細胞⽼化,形成斑點,這類氧化壓⼒往往與不健康的⽣活⽅式(如吸煙、飲⻝不均衡)密切相關,並可能加劇內分泌與代謝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因⻑期⾼⾎糖導致細胞代謝功能受損,也常出現⾊素沉澱問題,⽽多囊卵巢症候群或甲狀腺功能失調等內分泌疾病,亦可能引發類似的⽪膚問題。
「指甲的健康狀況,是⾝體營養與代謝的晴⾬表。」堅固、有光澤、表⾯光滑且無裂痕或異常變⾊的指甲,通常意味著⾝體營養吸收與代謝功能良好。反之,指甲的脆弱、裂痕、變⾊或變形,則可能暗⽰著營養缺乏或其他潛在健康問題。指甲主要由⻆蛋⽩組成,充⾜的蛋⽩質攝取對其⽣⻑⾄關重要。
此外,維⽣素A、B群(如⽣物素)、C、E,以及鐵、鋅、鈣、硒等礦物質,都是指甲健康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例如,缺鐵可能導致「匙狀甲」,缺鋅會使指甲出現⽩⾊斑點,⽽缺乏維他命B群則會使指甲脆弱無光澤。代謝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也會影響指甲的⽣⻑速度和質量,因此⼿背指甲的變化,有時也是甲狀腺問題的早期信號。
「⼿背⾎管的清晰可⾒,不⼀定代表疾病,但其變化卻值得關注。」當⼿背靜脈清晰可⾒時,通常表⽰該區域⾎液循環良好,且⽪下脂肪較少或⽪膚較薄。隨著年齡增⻑,⽪膚變薄、⽪下脂肪減少,⽼年⼈的靜脈會更為明顯,這屬於正常⽣理現象。然⽽,靜脈的明顯程度有時也與⾎壓、⼼⾎管功能或靜脈曲張等問題相關。若靜脈明顯增粗、曲張或伴隨疼痛,則可能提⽰靜脈功能異常,例如靜脈曲張。此外,清晰可⾒的靜脈也可能與低⾎壓有關,或在⾝體脫⽔時因⾎容量下降、⽪膚彈性下降⽽更為突出。因此,觀察⼿背⾎管的變化,有助於我們及早發現潛在的循環或⼼⾎管問題。
「⼿背脂肪的多寡,是⾝體營養與代謝平衡的關鍵指標。」⼿背過於消瘦或脂肪過多,都可能是營養不均衡、肌⾁萎縮、代謝失調或其他潛在健康問題的外在表現。若⼿背消瘦,⽪膚薄且⻣骼突出,常是營養不良或「肌少症」的表徵,尤其隨著年齡增⻑,肌⾁質量減少,若營養攝取不⾜,肌⾁和脂肪組織會萎縮,導致⼿背顯得消瘦無⼒。這不僅影響外觀,更可能降低免疫功能,增加⻣質疏鬆和跌倒⾵險。相反,⼿背脂肪堆積過多,則可能暗⽰⾝體脂肪分佈異常,甚⾄與代謝疾病相關。過多的脂肪堆積在⼿背等⾮典型部位,可能是「中⼼性肥胖」的表現,這與代謝症候群、第⼆型糖尿病和⼼⾎管疾病⾵險密切相關。
研究顯⽰,⽪下脂肪堆積過多與胰島素抵抗有關,導致脂肪更容易堆積,並可能伴隨⾼⾎糖、⾼⾎壓和⾼⾎脂等代謝紊亂問題。此外,慢性疾病如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或甲狀腺功能異常,也可能導致體重異常變化,進⽽影響⼿背脂肪分佈。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