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來襲,心臟面臨「三重壓力」,這些護心秘訣你一定要知道!
新華報導\1987創刊
隨著天氣逐漸變得悶熱,許多人開始感受到心神不寧、煩躁甚至氣短的現象,這並非幻覺。科學研究指出,氣溫每升高1°C,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就會增加2.1%。在這樣的天氣條件下,心臟的壓力也在不斷升高。
醫生指出,夏季尤其是三伏天,心臟的負擔會因為三個主要因素而加重。首先是高溫與空調「冷熱交替」的影響。外頭的高溫與室內空調的低溫反覆切換,會讓血管不停收縮與擴張,就像橡皮筋一樣反覆拉扯,長期下來血管容易受損,甚至引發心臟疾病。其次是冰鎮飲食的刺激作用。冰淇淋、冷飲和冷食雖然解暑,但過冷的食物會刺激腸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波動,甚至升高血脂,增加心臟負擔。最後,情緒的波動也會讓血壓升高。高溫使人易惱怒焦躁,情緒波動會促使身體分泌激素,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快,進一步增加心臟的壓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幾件事是夏季護心的重點。運動後不要立即喝冰水,因為血管處於擴張狀態,突然飲用極冷的水會引發血管痙攣,甚至導致血壓驟升,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從戶外回到室內時,也不要立即開冷氣或洗冷水澡,要先擦乾身體,再緩慢調整空調溫度,避免血管受到過度冷熱刺激,防止血管痙攣。洗澡時,建議用接近體溫的水(35°C~37°C),避免因溫度突變引發血管收縮或擴張。
此外,不要用含糖飲料取代清水。研究顯示,每天喝超過兩份含糖飲料,心血管疾病風險會增加21%。可以在水中加入檸檬片或薄荷葉,既能增加口感,也有助於補充水分。
而護心的好習慣則包括睡前和清晨喝一杯溫水,有助於稀釋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平時要養成小口多次飲水的習慣,避免大量飲水造成血液過於稀薄,增加心臟負擔。同時,多食用新鮮的蔬果和豆類,尤其是富含鉀、鈣、鎂的食物,有助於預防高血壓,保護心臟。紅色食物如西紅柿、紅蘿蔔、紅辣椒和西瓜,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中午適當的小睡20到30分鐘,可以幫助緩解疲勞,保持心神安定。最後,每天快走半小時也被證實能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尤其在清涼的時候進行運動,效果更佳。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