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世代的暗影:大專校院攜手防範網路性別暴力與跟蹤騷擾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在科技日新月異、資訊爆炸的數位時代,性別暴力的形式也隨之演變,尤其是跟蹤騷擾行為不再局限於現實空間,而是深植於網路與數位平台之中。為因應這一新興威脅,教育部於114年6月24日在逢甲大學盛大舉辦「大專校院跟蹤騷擾暨數位/網路性別暴力防治研討會」,匯聚法律、媒體、心理復原等多方專家,共同探討當代校園中性別暴力的多元面貌與對策。
此次研討會的召開,彰顯出教育部對於青年學子身心安全與性別平等的高度重視。隨著數位媒體普及,性別歧視與偏見的傳播不僅變得更為隱蔽,也更具破壞性。特別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網路跟蹤騷擾行為,不僅侵害個人隱私,更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造成長遠影響。研討會中,專家們強調,提升師生的媒體識讀能力,辨識潛藏於日常生活中的性別偏見語言與權力結構,是預防與應對數位性別暴力的第一步。
此外,與會的法律專家柯萱如律師指出,科技跟蹤騷擾的行為具有高度隱蔽性,法律上也逐步建立起更為完整的防範與保護措施。心理復原專家張希慈則分享了受害學生在心理層面的支持策略,強調校園應建立一個安全、包容的環境,讓受害者能夠獲得適當的協助與陪伴。媒體識讀專家方念萱副教授則提醒,媒體在塑造社會價值觀與性別觀念中扮演關鍵角色,呼籲師生共同反思媒體內容的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研討會內容涵蓋科技應用、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及法律制度等多層面議題,兼具理論深度與實務操作,為校園性別暴力的預防提供了全面的思考框架。教育部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活動,深化校園性別教育,並結合多元資源,促進尊重、平等與包容的校園文化。這不僅是對青年學子的承諾,更是社會整體向善的共同努力。
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校園的安全與尊重成為每一位師生共同的責任。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