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淪政治打手?藍營怒控綠營「罷免前夕突襲」 檢調雙標引爆憲政危機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國民黨副發言人康晉瑜今(24)日嚴詞抨擊,檢調單位選在罷免案投票前夕,突襲式傳喚國民黨中央黨部組發會黨工問訊,此舉無疑是民進黨政府為清除在野勢力,將司法工具化為政治打手,其「辦藍不辦綠」的雙重標準,已嚴重斲傷台灣司法公信力,政治介入痕跡斧鑿斑斑。
康晉瑜質疑,早在三個月前,國民黨立委許宇甄、陳玉珍、羅智強、游顥等人,便已偕同律師前往台北地檢署,告發多個罷免藍委團體涉嫌偽造文書及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
然而,面對這些明確的違法事證,檢調至今卻遲遲未見動作,更遑論約談相關涉案人士。反觀,對於國民黨的黨公職人員,檢調卻動輒採取「大約談、大搜索、大羈押」等不符比例原則的強制手段,其意圖製造寒蟬效應、恐嚇在野陣營的威權心態,已是昭然若揭。
康晉瑜進一步指出,檢視各地罷免藍委團體的第二階段連署書,違規數字之高令人咋舌。以罷免國民黨立委鄭正鈐的單一案件為例,違規連署書竟高達10,693份,數字破萬。而中選會於6月20日公告的其他罷免選區,違規連署書也普遍落在3000至6000份以上,總計全國逾13萬份的違規連署。面對如此龐大的違規數量,檢調單位若真如其所言在意「錯、偽、抄、假」,為何不以同樣的標準,對相關罷免團體進行大規模搜索與約談?這不禁令人質疑,檢調是否又在為特定罷免團體提供「方便之門」?
康晉瑜沉痛批評,在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本應保持中立的中央選舉委員會,其選舉日期竟能被罷免團體預先知悉;本應獨立行使職權的憲法法庭,對憲法的解釋卻能配合執政黨的方向;而今,檢調單位更在罷免案前哨戰中,配合當權者約談在野黨中央黨部黨工,恐嚇在野力量。
他直指,台灣社會賴以維繫的中立、法治與民主基石,正逐步被民進黨侵蝕與摧毀。面對這場攸關台灣民主未來的關鍵戰役,康晉瑜疾呼所有支持者,務必在7月26日走出家門,投下「不同意罷免」票,方能共同挽救台灣的未來,捍衛得來不易的民主價值。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