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大缺工 ! 手工具等11公協會陳情 立委張廖萬堅工業區召開移工政策交流座談會
記者魏永忠\臺中報導
立委張廖萬堅日前接獲陳情,包括台灣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聯合相關產業等11公會,陳情「製造業缺工、放寬外籍移工配額」問題,今(22日)邀集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蔡孟良署長、經濟部工業局陳佩利副局長、國家發展委員會鄭佳菁專委等相關部會,計有近百家廠商代表,針對缺工問題及移工政策召開交流座談會,立法院蔡其昌副院長也應邀參與。
台灣手工具公會理事長黃信德指出,金屬製造產業是國家重要的基礎工業,無論是與成品相關的手工具、螺絲螺帽…等成品或是與加工製程相關的鍛造、鑄造、模具、熱處理…等產業,都屬於傳統的3K(危險、辛苦、骯髒)產業,但面臨現今少子化、教育環境體系的轉變,3K產業面臨各階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據主計處(一月)最新統計,2021年總缺工24.8萬人,是30年來最高,更以製造業缺工11.9萬人最多。
台灣手工具工業同業公會黃信德理事長則說,近年政府在移工勞動力的諸多放寬與限制,包括限制移工入境與比例、放寬移工可轉移或期滿可移轉…等政策,讓原本已缺工的金屬製品產業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向立委張廖萬堅陳情業界目前的困境。理事長更提到,手工具、鍛造、螺絲、模具及鑄造等5大公會去年年產值約新台幣6,000億元,每年為國家賺進的外匯不能輕忽,但需要足夠的生產力才能交出更好的成績單,移工無疑已是產業發展的基礎,移工勞動力則已是公司的重要資產,政府若能貼切了解廠商經營困境,在低階勞動力來源給予廠商協助,讓產業能夠更放心栽培外籍人才,規劃更萬全的配套措施來保護國內穩定成長且享譽國際的產業能夠永續經營下去。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蔡孟良說,針對3K產業缺工議題,本部已自111年2月15日啟動第二階段移工引進,除印尼外,越南、泰國及菲律賓移工均可引進並開放安排入住防疫旅館;另3K產業放寬移工比率部分,行政院今年2月17日核定4月底上路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具技術能力移工可轉中階技術人力,中階技術以3K比率之25%核計,外國人總比率上限50%,更將在移工政策小組會議討論Extra制增設20%級別可能性;而移工移轉雇主採「原則禁止,例外同意」,為解決疫情期間移工入境人數減少,落實移工優先由同一工作類別之雇主接續聘僱政策。本部也將持續收集各界意見,適時調整,全力協助讓產業順利發展。
國家發展委員會鄭佳菁專委指出,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針對我國人口及移民政策,已邀集經濟部、教育部、勞動部、僑委會及相關部會召開5首長會議,為解決我國工作年齡人口減少及結構老化問題,以及快速因應產業所需人才及人力,陸續完成各項政策及具體措施之規劃,擬透過「延攬外國專業人才」、「增加國際學生」以及「留用外國技術人力」等方式,積極擴大吸引及留用僑外人力,至2030年淨增加40萬之外籍勞動力,以維持我國經濟成長所需動能。
經濟部工業局陳佩利副局長表示,疫情期間,配合移工邊境管制,移工人力補充較不易,隨著各國經濟活動復甦、經濟穩健增長,國內製造業人力需求逐增,盼藉由本座談會共同商討業界需求,協助產業擴大勞動力供給,也希望產業界在業績長紅的同時,幫辛苦工作的員工們加薪,激勵士氣,再創佳績。
今日移工交流座談會出席非常踴躍,席間許多廠商也提出目前經營上關於移工的困境,例如移工的管理及人才多元引進方式,國發會、勞發署與工業局也一一向各提問廠商回應,並承諾會滾動式檢討相關政策,以達到保護勞工同時也讓業者能穩定發展,達到雙贏並建設台灣。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