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火案學者專家召開記者會 呼籲盧市長回歸理性討論
鄭杰◎臺中報導
中火爭議不斷延燒,學者專家今(30)召開記者會,市議員陳世凱、江肇國、林德宇、張家銨、蕭隆澤、何文海、張玉嬿,針對中火主要爭議點一一釐清,呼籲盧市長不要再拿人民的權益,搞政治個人秀,回歸理性討論,並且要求市府拿出解決空汙新政策。
洪正中教授表示,4年前訂定的時空背景,並且檢討自治條例的成效,然而行政措施卻遭到市府曲解,非常惡質。
中火改善空污必須要給予時間,管制應從燃料著手,《台中市生煤管制自治條例》計算基數,依據許可使用量為準。以105年許可證上的生煤許可量是2100萬噸/年(此量也是103年胡志強市長時代所核定),減40%就是1260萬噸/年,這也是中火對事情的認知。豈料盧市府擅將基數改為實際使用量計算,並以誤繕為由,不發許可證,要求中火提早一年達到1104萬噸/年的目標。違反行政程序及信賴保護原則,而在期限三個月,突然變更認定,訂下不可能的目標,是強人所難。
然而數據會說話,中火106年開始逐年減煤,至108年大減600萬噸,努力有目共睹,更顯得盧市府種種做為,毫無正當性,淪為民粹的政治操作。
莊秉潔教授表示,環保局的網站說明,4年內要求將機組改以天然氣發電,從而,生煤條例的減煤目標,必須以天然氣可以取代燃煤發電為前提。電能供應需要供需平衡,電有需求,就必須有足量的供給。如果供給不足,可能發生大斷電的情形,對經濟、民生都是重大損害,為了避免斷電,還要向台塑買氣電共生的煤電,那麼問題仍然沒解決,只是將汙染轉嫁給別人而已。台中電廠不發電,勢必代表雲林、高雄的電廠必須發更多電、製造更多污染,這並不符合台電的調度策略,更非人民之福。
減煤的目標,涉及專業判斷,減排何者對弱勢及全台最好,這答案會隨每日之氣象條件及每日之能源供需而異。不應政治介入。
台中電廠目前已大幅減排,目前已預先將燃氣機組預先排修,今年入秋後可以擴大減煤。
黃正聰教授表示,盧巿長上任已近二年了,目前毫無前瞻的能源政策。應該勇敢提出下一階段之減煤目標,不要只會在文字上爭吵,讓環保局事務官承受因為不當執法,而需要面對國賠的壓力。
市府應該提出台中之能源願景,比爭吵些無法實際大幅減排的撤銷2、3號機組,更有意義。
林子賢教授表示,台中情況與美國LA類似,比起固定汙染源,移動汙染源的比例更加吃重,移動汙染源對市民的影響更直接,然而盧市府上任以來,並未對移動汙染的處置,有任何創新作為,卻將問題歸責於單一目標,也就是中火,有誤導民眾之嫌。
市議員林德宇說,在減媒調度極大化的目標下,生媒管制自治條例經過四年的一個周期,已減媒600萬噸,盧秀燕應去思考,在下一個四年,台中要採何種新的管制作為 ,第一優先就是增氣、減煤,讓天然氣機組優先進場。
林德宇痛批,盧秀燕所做的政治秀,是用違法來移送合法。供電穩定跟市民健康,兩個都應兼顧,但我們看到盧秀燕市府只為了牟取個人的政治利益,去做這種無止境的政治消費,要給予譴責。但也希望盧秀燕市府提出新的對策,如何在增加天然氣機組下,提升台中市的發用電品質及空品。
市議員陳世凱也批評,盧市府以政治動作解決空污,而非依據科學方法,完全不可理喻。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讀者留言內容不代表《新華報導》立場
3、《新華報導》也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