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政府公告修正「臺中市供公眾使用各類場所防疫指引」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3/27/2020 02:03:00 下午 《手機看報導,相片點一下會更清晰呈現》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人事報導 》臺中市政府今(7)日 有新人事異動 8/07/2025 06:42:00 下午 新華報導\1987創刊 臺中市政府地政局今日有新人事異動,異動人員名單如下: 1、臺中市中山地政事務所第一課課長謝淑玲,調陞臺中市政府地政局區段徵收科股長,薦任8職等,股長。 2、臺中市龍井地政事務所第一課課長賴秀宜,調派臺中市中山地政事務所課長,薦任7職等,第一課課長。 3、臺中市政府地政局區段徵收科科員張坤式,調陞臺中市龍井地政事務所課長,薦任7職等,第一課課長。 文章內容
《人事報導 》中市府人事新佈局 經發局、捷運局迎來新任副首長 8/12/2025 12:07:00 下午 新華報導\1987創刊 臺中市政府近期公佈一波人事調整,涉及文化局、水利局、經濟發展局、地政局及捷運工程局等多個單位,其中以經濟發展局及捷運工程局的副首長異動最受矚目。 此次調整中,原經濟發展局專門委員林敏棋拔擢為副局長,被賦予更重要的經濟發展推動責任。同時,捷運工程局也迎來新任副總工程司劉吉豐,他原為該局工程管理科正工程司,預期將為臺中捷運的後續工程注入新的專業能量。 除了副首長級的調動,市府多個局處也進行了中階主管的輪調與升遷。文化局由表演藝術科專員謝瓊慧升任秘書室主任。水利局則有多項變動,水利規劃防災科專員易芳那升任秘書室主任,其專員職缺由污水工程科正工程司陳柏任接替;水利工程科股長劉家源則升任水利管理科正工程司。 此外,經濟發展局市場管理科專員王貞月調升為秘書室主任。地政局區段徵收科股長呂鳳珠則獲拔擢,升任同科專員。這次人事佈局展現了市府活化內部人才、促進跨領域歷練的策略。 文章內容
災變現場的兩種身影:盧秀燕勘災對比特有「態度」的賴清德 8/02/2025 09:26:00 下午 《鄭杰的觀點》 連日豪雨重創台灣中部,台中市北屯區大坑一帶爆發土石流,泥沙灌入民宅,道路中斷。在災情發生的第一時間,台中市長盧秀燕的身影出現在泥濘的災區現場,她涉水勘災,安撫受驚嚇的居民,並承諾市府將動用所有資源,全力協助清理與重建。 這一幕,與此前總統賴清德面對南部風災時,要求災民在國軍演習繁忙之際,應發揮自救精神的言論,形成了強烈對比,也再次引發了公眾對於「為官之道」的深刻討論。7月31日,台中降下了創13年紀錄的驚人雨量,導致大坑天星社區4戶民宅,遭受土石流衝擊,石岡區亦有民宅受損。面對滿目瘡痍的家園,居民滿是無助與驚恐。 「你們受驚嚇了!」一句話展現了地方父母官應有的同理心與溫度。 盧秀燕市長不僅親赴現場,更直接向災民表示,大規模的土石清理,不是住戶能獨力完成的,市府會一肩扛起責任,調派機具與人力,預計在兩天內清除主要障礙,讓居民能盡快恢復正常生活。她安慰災民「你們受驚嚇了」的話語,展現了地方父母官應有的同理心與溫度。 這種將災民困苦視為己任的態度,被許多市民及觀察家視為責任政治的具體實踐。在災難面前,人民最需要的不是口號或卸責的說詞,而是政府實際的行動與資源投入。盧秀燕市府團隊的快速反應,從緊急搶通48條中斷道路中的34條,到處理上百戶的積淹水問題,都體現了地方政府,在災害應變中的核心角色。 對受災民眾而言,瓦礫堆中的一句溫暖慰問,和一台即時抵達的挖土機,遠比任何宏大的政策論述,都來得實際而重要。 對照之下,賴清德總統在先前應對南部風災時的某些言論,則引發了廣泛爭議。據媒體報導,當災民請求國軍協助清理家園時,賴總統曾回應「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國軍」,並提及國軍有演訓任務以及依法不能進入民宅等考量。 儘管總統府後續澄清報導為斷章取義,並強調中央成立了「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以統籌救災,但已經是事後的事了。總統「災民自救說」的印象已深植全國民眾心中。事實上,根據台灣的《災害防救法》,地方政府本就是第一線的救災主體,而中央政府則扮演統籌、支援與執行重大災害防救政策的角色。 盧秀燕的表現,恰恰符合了此一法律框架下地方首長的職責。她並未將責任向上推諉,而是選擇在第一時間,動員市府力量解決問題。此次大坑土石流事件,不僅是一場天災,也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政治風格。 一位是深入災區、與民同在、承擔責任的地方首長;另一位則是在體... 文章內容
《人事報導 》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人事異動 7/22/2025 01:05:00 下午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中市政府近日發布最新人事異動,交通局兩名中階主管獲得拔擢,被視為市府強化交通治理專業量能的重要一步。 原交通局交通工程科股長陳政凡,憑藉其在工程領域的扎實歷練,直升該科技正。 原任台中市停車管理處秘書的張富淼,則以其對運輸管理的熟悉,調升至交通局核心單位公共運輸科,出任技正一職。 文章內容
《人事報導 》前石岡區長劉素幸高升運動局後再掌沙鹿區,市府人事佈局引發關注 7/22/2025 02:42:00 下午 新華報導\1987創刊 臺中市政府近日發布一項引人注目的人事命令,甫上任22天的運動局10職等專門委員劉素幸,將榮調沙鹿區擔任即將調整為簡任10職等的區長職務。此一人事案之所以引發地方熱議,不僅因為沙鹿區是海線重要大區,更在於劉素幸個人獨特的職務歷練軌跡。 劉素幸在地方服務的資歷相當完整,尤其在石岡區公所擔任區長多年,對於基層區務可謂瞭若指掌,其沉穩幹練的行事風格,在地方上頗受好評。 6月18日,市府發布劉素幸從薦任9職等的石岡區長,拔擢至市府運動局擔任簡任10職等專門委員,並於7月1日到任,此番調動在當時被視為對其能力的肯定與歷練的提升。然而,高升市府不久後,劉素幸再度被派任至第一線的區公所,接掌沙鹿區。據了解,為配合此一人事安排,沙鹿區長的職等也將由目前的9職等,正式調整為簡任10職等,相關行政作業正在進行中。 時任石岡區公所區長的劉素幸 市府此舉,一方面被解讀為希望借重劉素幸豐富的區政經驗,穩定並活絡海線大區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讓外界對於市府在人事佈局上的深層考量,產生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從市府核心單位重返基層,對劉素幸而言,無疑是更大的責任與挑戰。沙鹿區人口密集、工商發達,地方事務千頭萬緒,遠較石岡區複雜。此次市府以罕見的「先升後調」模式,將這位經驗豐富的「老區長」派任至關鍵地區,顯見對其寄予厚望。 地方人士普遍認為,劉素幸此次榮調沙鹿,堪稱實至名歸,也期待她能為沙鹿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章內容
校長駕到?大新國小「巨星級」迎新,教育現場的官場文化隱憂 8/14/2025 09:14:00 上午 (圖片取自大新國小網路\讀者提供)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中市南屯區大新國小近日迎來新任校長蔡丞憲,然而,一場本應是溫馨單純的校園迎新,卻演變成一場堪比明星走紅毯的盛大場面,引發教育界人士的深思與議論。當蔡丞憲校長搭乘的專車駛入校門,迎接他的是主持人透過麥克風近乎嘶吼的歡迎聲,氣氛被刻意炒熱到最高點。 接著,放暑假在家的師生們,早已在川堂兩側列隊等候,教職員與學生代表輪番上前,為新校長掛上層層花圈與花束,數量之多,幾乎將蔡校長的脖子淹沒至嘴邊。整個過程,從排場到儀式感,其高調程度絲毫不亞於市長或教育局長等級的官員巡視,讓這場校園內的交接儀式,染上了濃厚的官場色彩。 這場精心策劃的「歡迎大秀」,無疑會讓在場的學生留下深刻甚至終身難忘的印象。然而,我們必須反思,這樣的印象對孩子的成長是正面還是負面?教育的核心應是傳授知識、啟發品格,並教導學生尊重專業而非權力。 (圖片取自大新國小網路\讀者提供) 當一所小學,將迎接一位新校長的儀式,辦得如同迎接一位大官或超級巨星,我們是否在無形中向孩子們傳遞一種扭曲的價值觀——即職位的高低決定了一個人被對待的規格,而浮誇的排場比實質的交流更為重要。教育場域理應是社會最純淨的一塊園地,應當著重於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身教。 校長作為一校之長,其專業領導與教育理念,才是真正需要被師生認識與期待的核心。 過度鋪張的歡迎儀式,不僅可能讓新任校長背負不必要的壓力,更讓教育的本質失焦,淪為一場形式主義的表演。這樣的校園文化,究竟是在迎接一位教育家,還是在鞏固一種官僚階級的威望?這場發生在國小校園內的「震撼教育」,值得所有關心下一代的人們深切反省。 文章內容
109年5月12日豐原區國豐路二段及豐科路口交通事故說明 5/12/2020 09:00:00 下午 記者魏永忠\臺中報導 市警局表示,109年5月12日13時許,臺中市豐原區國豐路二段及豐科路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69歲陳姓男子駕駛廂型車(內有38歲黎姓女友人)沿國豐路二段外側車道,由西向東往豐勢路方向行駛,行駛至國豐路二段與豐科路口時,疑似未依規定左轉,與對向直行35歲陳姓駕駛之砂石車發生碰撞。 市警局說,69歲陳男與38歲黎女目前已送往豐原醫院就醫,意識清楚,並無大礙,後續仍待醫院抽血釐清有無酒精反應;砂石車駕駛35歲陳男並無受傷,經檢測無酒精反應。警方依規定到場處置,肇事原因仍待釐清。 《手機看報導,相片點一下會更清晰呈現》109年5月12日13時許,臺中市豐原區國豐路二段及豐科路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 文章內容
中市議會通過老人健保追加預算 盧市長感謝議會支持 宣布7月起恢復補助 6/27/2019 08:10:00 上午 鄭杰◎臺中報導 臺中市議會今(24)日在各議員的支持下正式三讀通過「老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保險費自付額補助」追加預算案,總計7.28億元。市長盧秀燕感謝議員們對預算案的支持,並表示恢復老人健保費補助是符合市民期待,既保障長輩就醫權益,也減輕年輕人的負擔。她也宣布,老人健保費自付額補助今年7月起恢復和前市長胡志強時期一致的補助標準,符合補助資格者7月份健保費自付額將由市府在8月份直接撥款給衛福部中央健保署,預計全市約有超過22萬名長輩受益。 社會局李允傑局長表示,台中市自今(108)年7月1日起恢復老人健保補助,長輩不用專程到區公所提出申請,市府會與財稅中心比對符合補助資格者名單,交由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直接辦理減免。由於投保單位(各公司行號、學校、各類職業工會、公所等)或被保險人原則上8月底前(單月繳)或9月底前(雙月繳)會收到7月的健保繳費單,符合補助資格的長輩們所收到繳款單,會註記健保費已由台中市政府補助。若投保單位健保費提前收取健保費,符合資格的長輩們可確認應繳納金額,並直接向投保單位辦理退費。 社會局表示,恢復老人健保費補助,以照顧經濟弱勢的長輩為目的,已訂定排富機制,方符合公平正義的原則。補助對象為設籍在台中市滿一年,並且年滿65歲以上老人(或55歲以上原住民),經國稅局核定的106年綜合所得稅稅率在5%以下,也就是綜合所得淨額54萬元以下。若老人由納稅義務人(例如子女)申報為受扶養人,納稅義務人符合綜合所得稅稅率為百分之5以下者,該名長輩方能獲得健保補助。有關補助金額,是依長輩實際應繳納保費補助,但以第六類保險對象應自付保險費金額為上限,也就是每人每月最高補助749元。 若民眾對於恢復老人健保費自付額補助有相關問題,皆可透過1999便民專線或撥打社會局專線服務電話:(04)2217-7239洽詢。 文章內容
賞花燈遊西區 體驗新舊共融人文藝術 打卡古蹟歷史建築 11/04/2019 05:19:00 下午 記者董惟宣◎臺中報導 《點一下相片會更清晰呈現》 2020台灣燈會以「璀璨臺中」為主軸,主燈區后里森林園區將於明年2月8日開展,其中有展示大台中29區特色的「29花燈車燈區」,民眾可藉由「29花燈車區」了解各區特色景點、農特產品及美食。此外,位於南屯區文心森林公園的副燈區則於今年12月21日即開展,民眾可至文心森林公園觀賞以童趣樂園為主題的花燈後,順道到台中市區逛逛,例如鄰近充滿人文藝術氣息的西區,就很值得民眾來走走。 西區公所表示,西區為台中市特有的文教區,擁有百年古蹟、歷史建築、學校、國美館、柳川及新興的文創聚落,具有豐厚的人文藝術能量,所以西區花燈車設計以「蛻變.品味.話西區」為主軸,參考荷蘭籍畫家蒙德里安水平垂直線條及紅、黃、藍、黑幾何色塊為基底,以車頭上方的毛毛蟲演變成蝴蝶,意味著西區從老舊建物地區成功蛻變為文創產業基地,展現新舊併存多元風貌,品味新興文化觀光及產業特色的悠遊景點,透過人物繪畫訴說著西區獨特在地文化特色,營造設計亮點,期盼大眾能更認識西區。 西區區長王瑞嘉表示,此次公所結合傳統、科技與藝術,融入在地歷史、文化、宗教、產業,搭配豐富的古蹟歷史建築群,呈現新舊共融、人文藝術的獨特花燈車,所對應的就是不同風貌的西區。 王區長說明,時下西區,是以台中爵士音樂節、街頭藝人表演及周邊多元化美食名聞遐邇。綿延3.6公里的綠園道,有草悟道串連國立台灣美術館與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加上美術園道周邊林立著多家異國美食餐廳,還有獨立書店、文創工作室藏身於舊巷弄間,近期西區更崛起審計368新創聚落、范特喜綠光計畫文創聚落、柳川藍帶水岸、林之助紀念館、台中文學館、漫畫彩繪巷等年輕朋友喜愛的打卡熱點,具有豐厚的人文藝術能量。 此外,王區長說,西區還存有傳統的在地文化與歷史,例如千年茄苳樹公園、孫立人將軍紀念館,延伸到台中刑務所演武場、台中刑務所典獄官舍、台中刑務所浴場、台中州廳、台中市役所、台灣府儒考棚以及多處日式宿舍聚落,新舊融合的特色,處處令人驚豔。 這麼精采的西區,呈現這般與眾不同的新舊共融風貌,歡迎民眾來台中賞燈遊玩,順道到西區展開一場文化輕旅行吧! 文章內容
《讀者投訴》掛羊頭賣狗肉 臺中市星光實驗教育機構 違法事件一籮筐 10/13/2021 03:40:00 下午 《讀者投訴》 《本部落格提供讀者發表文章,但不代表本刊立場,文責自負》 去年八月甫風光成立的臺中市「星光實驗教育機構」標榜與「芬蘭教育部」官方合作,讓許多嚮往芬蘭式教育的家長趨之若鶩,又宣稱是中部唯一從幼兒園到高中都實施IB國際文憑課程的學校,未來還要設立AI實驗大學等等,升學前景一片看好,招收學生140人左右,但近日卻驚爆在課程和收費方面都掛羊頭賣狗肉,財務方面更是疑點重重,創辦人黃祖兒不具教育專業背景,卻還不當介入學生間的霸凌傷害事件,家長投訴機構違法事件不斷,成了最具爭議的一所實驗教育機構。 位於七期精華區的這所實驗教育機構是由「財團法人星光教育基金會」向教育局申請設立的,不僅以收費昂貴出名,家長社經背景也都相當高。但創辦人黃祖兒去年向實驗教育審議會申請核准的實驗教育計畫是芬蘭探究式教學, 小學部學雜費每人每年22萬6000元、中學部27萬元 , 並註明此金額是「所有課程費用、教材費用、維護管理費用等全含」 ,但實際上卻隱瞞教育局實施IB國際文憑課程,並向家長收取小學部每人每年40萬元、中學部46萬元的學費,另外還有餐費一年3萬9000元、制服費2萬元,課後社團及課後英語加強班每學期數萬元不等,加總起來一年費用要 50至65萬元多 。 家長表示,在上學期5月6日時,該機構就要求家長要簽署下學期的就讀同意書,附件的收退費規定也片面更改得非常嚴苛,不僅把原本兩學期各繳年度學費50%的比例,改成第一學期60%、第二學期40%,而且規定只要開學上課一天,就全額不退費。 黃祖兒要求家長要在5月11日交回同意書,才會發給下學期的學費繳費單,保留孩子新學年繼續就讀的資格,家長認為這份同意書裡面都是不平等條約,孩子們又沒有做錯甚麼事,黃祖兒把同意書、繳費單和退學綁在一起,這簡直是恐嚇。這學期該機構還巧立名目加收輔助課本和數位資源的教材費5400元左右,家長敢怒不敢言,為了不讓孩子被另眼看待,只好繼續買單。 有家長說花了這麼多錢,小學部只有數學課本、中文讀本,中學部連數學課本也沒有,其他的教材都是零零星星從外文書籍影印下來、東拼西湊的學習單,根本看不出整個IB教學的系統,也不知道這樣影印的「自編教材」是否違反智慧財產權,給孩子不良的示範?加上創辦人強調不要給孩子讀書考試的壓力,所以經常沒有回家作業、沒有定期的評量,也不知道孩子到底學到了甚麼。在這種輕鬆自由的學習環境下... 文章內容
原區長的新職務公布了!(更新) 1/31/2019 09:22:00 下午 《點閱相片會更清晰呈現》 區別 姓名 新職 備註 中區 黃至民 都市發展局都市更新科正工程司 東區 江惠雯 北區戶政事務所主任 西區 陳麗珠 經濟發展局專門委員 南區 鍾正光 文化局專門委員 北區 陳寶雲 西屯區公所區長 西屯區 何國裕 環境保護局專門委員 南屯區 程泰源 教育局專門委員 北屯區 李印欽 留任 大甲區 劉來旺 水利局水利管理科正工程司 大安區 周琇茹 留任 清水區 蔡慶生 留任 沙鹿區 廖財崇 留任 梧棲區 柯宏黛 北區區公所區長 烏日區 林峰輝 南屯區戶政事務所主任 大肚區 陳嘉榮 烏日區公所區長 龍井區 戴燕如 留任 大里區 周崇琦 運動局專門委員 太平區 陳小菲 勞工局專門委員 霧峰區 李鴻裕 東區戶政事務所主任 潭子區 劉俊信 太平區公所主任秘書 大雅區 林華彬 秘書處採購科專員 神岡區 王基成 西區戶政事務所主任 后里區 曾錦煊 解除代理 主任秘書代理 豐原區 唐益滄 府本部參議 ... 文章內容
《讀者投訴》地政基層人員逃難潮湧現!! 8/17/2020 02:00:00 下午 《來稿照登,內容不代表新華觀點》 地政局自去年開始猛力發新聞稿,拼命在臉書行銷,甚至逼同仁按讚留言分享,每週統計數據,還要輪值行銷,簡直是走火入魔的狀態! 若是撇除那些自嗨行為,臉書數據絕對慘澹啊,地政局還很沾沾自喜覺得很多人注意到「地政團隊的優質」,一般民眾根本不在意地政局或地政事務臉書內容啊!只要我的本人權益不要損失,其他根本不!重!要! 前幾天新北金山區公所小編猝死,讓我們基層人員越來越害怕自己成為下一個冤魂,現在地政局又規定每年要拍2隻影片競賽,輪值行銷也要強制拍影片,或是時不時因為什麼需要就突然要繳交影片,我們的專業及本業根本就走偏了,很想問問局長,地政局是否應該改名「地政行銷局」? 另外,一天到晚逼地所同仁每項業務吐出創新提案,業界開發產品也不是這種方式好嗎,老實說地政業務已經很多便民措施了,地政的性質本身因為專業度很高,就算再多便民,很多民眾還是覺得反正我到去辦業務,你就直接跟我講清楚要附什麼文件,帶哪些證明就好啦,我只要達到我的目的,或是你就是快點給我辦好就可以啦!地政本身屬性並不像戶政屬於貼近民眾生活的業務性質,我可能買賣房子或辦繼承才會去辦案件,或是我花錢請個代書處理就可以辦好了啊!不是因為生了一堆「創新」,就真的會讓民眾很有感,只是包裝地政局很有在做事的假象!騙騙市長、內政部長官,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強! 而那些「創新」作為很多是換湯不換藥,地政局是不是本身自己能力不足,都推給地所去創造?然後再拿去當自己績效?強迫地所去想,一堆自己開發陽春的系統,也不是每個所都適用,還強迫一定要用,真的有提升效率還是只是表面好看啊?我認識六都之一的地政局人員,該局真的很有組織性,很多想法都是局去統籌規劃,然後經費投資去做,地所執行,這才是一個有組織團隊做的事啊!而不是自己瞎子摸象,搞一堆上不了檯面的東西啊! 「行銷50、業務50」據說是市長是傳達的理念,長官都出一張嘴,覺得行銷很容易,我說要幹嘛,東西通通都會自己弄出來啊,還不用花錢!事實上同仁的業務時間都被壓縮了啊,根本是「行銷90、業務10」吧!為了「行銷」、為了「創新」很多同仁都做不下去,寧可調去外縣市或其他單位,地政局這1-2年調走的人,很多都是已經待了好幾年的同仁,因為那些「行銷」、「創新」業務被逼走,根本待不下去啊,業務量沒有減少,... 文章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