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總額「破口」危機?國防醫學院藥學系暴增招生,恐引爆藥師過剩、衝擊全民用藥安全!
新華報導\1987創刊
一場看似單純的招生增額,卻在藥師界投下震撼彈!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近日嚴正關切國防醫學院藥學系114學年度招生名額暴增至28名,直指此舉不僅與政府承諾維持藥學系招生總額1,148人的共識背道而馳,更與醫學系嚴格總量控管的政策形成雙重標準,恐嚴重破壞藥師人力市場平衡與藥事專業體系穩定。這場「破口」危機,究竟會如何影響你我的用藥安全?
承諾跳票?藥師總額「1148」防線告急
時間回溯至2024年1月,衛福部與教育部共同主持的「藥學系招生名額協商平台會議」上,明確決議在藥師人力需求評估報告完成前,藥學系招生總額應維持現狀,且不再新增名額。教育部當時亦承諾配合此決議。然而,國防醫學院此番未經公開討論與跨部會協調,單方面大幅增額,無疑打破了既有共識,讓藥師團體的參與與建議形同虛設。
基層藥師協會指出,國防醫學院此舉等同於「名額技術切割」,規避了與藥師團體的協議,犧牲了藥學生的未來,更可能危及全民用藥安全。國防需求與總量管制:兩難下的權衡
基層藥師協會坦言,他們充分理解並支持國防醫學院面對藥師人力短缺的嚴峻挑戰。尤其在COVID-19疫情期間,國軍各級醫院與基層醫療部隊面臨藥學軍官人力急遽不足的困境。國防醫學院肩負國家醫療使命,長年培育具備藥事專業素養的軍費生,畢業後分發至三軍總醫院、衛勤補給單位及金門、馬祖、澎湖、花東等偏遠地區,支援全民國防與基層醫療。若限制其招生員額,確實可能影響國軍醫療量能與穩定性。
然而,即便此種增額具特殊任務考量,基層藥師協會仍堅定主張,相關人數應納入既定的藥學系招生總額1,148人之內。若國防藥學系確有擴增名額的必要,應透過公開機制與其他公私立藥學系協調調整配額,合乎程序並兼顧整體人力平衡,而非單方面打破總量限制,破壞制度與公平原則。
醫學系總額不變,藥學系為何獨破例?
對照近期醫學系招生政策,衛福部與教育部日前重申,醫學生總額維持1,300人現狀不變(含國防部名額),並須經全國醫學院校校長會議與醫學教育會協商決定。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更指出,近20年台灣大學生人數減少10萬人,以比例計算,維持原有名額本身已等同擴充。在高齡化、少子化的社會趨勢下,更應調整教育資源配置,審慎評估各項人力需求。
此番醫學系與藥學系招生政策的「雙重標準」,引發藥師界強烈不滿。
藥師人力過剩警訊:OECD數據揭示真相
根據國衛院2024年發布的《藥事人力發展評估計畫》報告,台灣目前整體藥事人力並無明顯短缺。更令人警惕的是,OECD 2020年統計顯示,各會員國平均每萬人有8.6位藥師,而台灣則高達13位,遠高於國際水準。此一數據再次證明,台灣藥師人力不僅充足,甚至可能出現過剩情形。反觀醫師人力,台灣每萬人才22位,OECD的中位數卻是33位,兩者形成鮮明對比。
基層藥師協會感謝國防醫學院藥學系系友聯誼會主動發聲,表達對藥師人力平衡與專業發展的支持。他們相信,在全體藥事人員共同努力下,無論是社區、醫院或軍醫體系,皆能攜手維持藥事服務的品質與穩定。
基層藥師協會再次強烈呼籲教育部、衛福部及國防部應儘速重啟藥學系招生協商平台,確保招生總額符合1148總額,勿再以「名額技術切割」方式規避協議、犧牲藥學生未來與全民用藥安全。
他們提出以下訴求:
重新檢視藥學系招生總額分配。
依循協商機制調整。
維護藥事人力結構穩定與全民用藥安全。
保障教育制度與專業尊嚴,避免人力失衡影響整體醫療品質。
這場關於藥學系招生總額的爭議,不僅關乎藥師的就業權益,更深遠影響著台灣醫療體系的健全發展與全民的用藥安全。政府能否正視問題,重啟對話,堅守承諾,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