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教師心理危機揭密:壓力山大,支援不足,誰來守護第一線的心靈?
新華報導\1987創刊
隨著教育現場挑戰日益嚴峻,教師承受的社會期待與工作壓力與日俱增。今(5)日台中市議會總質詢中,市議員黃守達、謝志忠、張玉嬿、王立任、林德宇指出,教師自傷、自殺事件呈現明顯上升趨勢,顯示教師心理健康已成為亟待正視的議題。要求市府提供更多支援與協助,打造更友善的教育環境。
黃守達表示,探討教學現場的問題,教師的心理健康經常被忽略。即便心理出了狀況,也害怕向外求援,擔心被貼上標籤,當標籤被貼上,不只是升遷待遇會受影響,甚至連身為教師的資格都有可能被質疑。這不只是台中要面對的課題,更是全國一致的課題。
黃守達指出,全國教職員工自傷、自殺事件從109年的47人次、110年65人次、111年71人次到112年攀升至152人次,這期間足足成長了3倍之多,顯見教師心理狀況越來越嚴重,台中市近年更連連發生教師自傷憾事,可見支援教師心理健康,已是社會安全網相當重要的一環。
黃守達也指出,自《教師法》修正後即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各主管機關應建立教師諮商輔導支持體系,國教署於114年更投入6850萬支持各縣市的教師諮商輔導計畫,台中市亦提供教師個別諮商的服務,服務人次自111年3月開辦以來,由156人次、112年282人次,到113年已增加到1014人次,增加幅度之大,凸顯了教師心理諮商的需求越來越高。更何況在求援壓力與缺乏宣傳的狀況下,這樣的數量可能還是被嚴重低估的結果。
謝志忠進一步表示,唯有照顧老師的心理健康,才能打造優質的教育環境。目前台中市僅針對國小至高中職教師,以及服務3至6歲幼童的教保服務人員,提供個別的諮商輔導支持,卻完全忽略同樣身負育兒重任的0至2歲的托育人員。相信托育工作壓力也不小,心理支持更是不可或缺。他強烈要求市府補足缺口,重視托育人員的心理健康,將托育人員納入諮商輔導計畫,當場也獲得市長正面允諾。
張玉嬿更指出,從校園心理問題可看出自殺防治守門人制度的重要性,但台中市每年僅針對里長辦理一場訓練,五年來每年參與人數皆未破千,規模與對象皆不足。她建議市府應擴大訓練對象至校園、職場、長照機構等高風險場域,並參考「笑吧!校巴」行動心理諮詢車模式,主動進入各年齡層生活圈,提供匿名、低門檻的心理初篩與諮詢服務,真正接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
議員們要求,市府應該正視各級教師與托育人員在第一線所遭受的壓力,教職員心理諮商的需求顯然被嚴重低估,市政府應該加強支持服務宣導,並且增加諮商服務次數及提升相關預算。我們要接住每一位學生,更不能漏接任何一位教師。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