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區農業地方創生產業升級與推廣行銷計畫」和平農業地方創生課程登場,打造部落產業新藍圖
新華報導\1987創刊
![]() |
課程結束後大合照 |
臺中市和平區公所正式啟動「和平區農業地方創生產業升級與推廣行銷計畫」,以地方創生、強化農產價值、帶動青年返鄉為目標,透過一系列商品輔導課程,開啟和平區地方創生新藍圖,首發課程於 6月份分別在南勢里活動中心與松鶴社區活動中心開課,廣受和平地方居民與產業夥伴熱烈響應。
![]() |
紅藜餅乾成品 |
本次課程特別聚焦兩大主軸,部落傳統作物及原生植物「手作推廣課程」與「商品研發運用課程」,從文化傳承的再認識,到產業創新的實作應用,開始部落經濟的創生,學員們親手製作部落傳統甜點,如小米紅藜餅乾、馬告鳳梨酥、小米蔓越莓蒸糕、青松小米綠豆椪等創料理,實地學習食品加工、配方調整細節,重新定義原鄉食材的可能性。
![]() |
課程結束後大合照 |
在6月17、19日的首發課程當中,動手製作「紅藜夾心餅乾」與「鹹檸檬氣泡飲」創新料理,特別強調餅乾全程無添加牛奶與雞蛋,強調低過敏、重營養的健康配方,講師也分享如何泰雅族傳統鹽醃技術,讓學員重新認識祖先的智慧,將在地農特產和鹽醃技術創造出新樣貌,做出符合現在市場的產品。
![]() |
和平區地方創方輔導課程海報 |
和平區區長吳萬福表示,本次系列課程不僅學習知識與技術轉移外,更強調和平區的創新與市場開發,邀請到的師資背景相當豐富,包括具巴黎藍帶廚藝管理人認證的王俊傑老師、臺中市原民族部落大學資深講師陳麗娟老師、新竹縣原民族部落大學資深講師董貴份老師…等重量級師資聯手授課,從在地原料出發,開發具有和平區識別度與市場潛力的新產品,實踐原料在地化、產品市場化,吸引地方夥伴踴躍參與。
![]() |
報名QR CODE |
課程設計以和平區部落常見農特產與原生植物為基礎,像是紅藜、小米、檸檬、水蜜桃、馬告、土肉桂等,希望能透過實作,發展出符合代消費者需求及具有和平識別度的創意商品,進一步連結農業、飲食、觀光等產業,真正落實地方創生,從文化價值延伸至經濟效益。
![]() |
鹹檸檬氣泡飲成品 |
王俊傑老師表示,希望透過課程教學的過程和分享,引導學員們可以跳脫固有思維,原民的傳統固然有傳承的必要,但是延伸傳統作物和技法能有不同的運用,帶入多層面的嘗試與想像,才是期待學員們能獲得的觀念,而課堂上的每項手作品項不僅具有商品化的價值,也是將創新與傳統融合的實踐體驗,也是協助學員多一份發展的可能。
![]() |
講解紅藜餅乾之夾心內餡製作要點 |
參與課程後的蕭學員覺得,這次參加的課程活動不單單只是進行手作體驗的學習,老師不斷讓我們去思考自己生活周遭以及熟悉的地方特產,如何有不一樣的組合變化,像是用泰雅傳統鹽醃的方式﹐將和平區的水果結合進去,或是把傳統馬告融入到鳳梨酥裡面,讓我自己也想去慢慢嘗試其他變化跟搭配。
本計畫以「文化」、「健康」、「產業」為三大核心主軸,課程將持續推動至九月底,辦理40個小時的多元學習內容,從飲食文化的深耕、在地食材的應用到創意行銷的實作,鼓勵投入地方發展,全方位推進和平區地方創生。
![]() |
麗娟老師上課畫面 |
更多課程資訊與報名方式,歡迎關注「探索行旅・原味和平」以及「臺中市和平區公所」臉書官方粉絲專頁,與我們一起深耕文化、品味土地,走出屬於和平的地方創生特色。
「探索行旅‧原味和平」粉絲專頁:https://reurl.cc/YYZQNL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