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農村婦女巧手編織「竹」夢,傳統工藝華麗轉身,打造臺中大坑獨有「竹經濟」新篇章!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在推動農村婦女第二專長與傳統工藝文化傳承的雙重目標下,臺中地區農會於今(15)日假農會五樓(北區忠明路372號)盛大舉辦「環保綠能-竹藝編織成果展」。這場展覽不僅是班員們精湛竹藝創作的集中呈現,更象徵著農村婦女第二專長培育成果的具體實現,為傳統竹藝注入了現代生活化的新活力,也為竹藝的永續經濟與文化傳承開啟了嶄新篇章。
竹藝編織研習自開設以來,便深獲臺中市政府農業局以及農會陳理事長成添、廖總幹事述宗的大力支持。農會精心規劃課程,並特別聘請國際大師徐暋盛老師親自指導班員,從竹材處理、編織技巧,到創意設計,層層深化教學內容。參與者多為農村婦女,她們不僅在課程中學得一技之長,更在創作過程中提升了自我價值與成就感,讓傳統竹藝不再只是靜態的文化符號,而是真正走入現代生活,成為具有實用與美學價值的藝術品。
![]() |
台中市農村環保綠能編織計畫竹藝編織請柬 |
此次展覽現場,作品種類豐富多元,更不乏班員多年來創作的得獎作品,令人目不暇給。展品包括實用性竹籃、茶器具、竹帽子,以及結合創意性的花器與裝飾品,每一件作品都由班員親自製作,承載著她們嘔心瀝血的學習過程與對竹藝的熱情。精美的作品吸引了眾多愛好者駐足圍觀,現場氣氛熱絡,讚嘆聲此起彼落。
陳理事長成添表示,每一根交織錯縱的竹條,都象徵著人與人之間的「溫度」、人與竹的「聯繫」,以及老祖先傳承下來的「智慧修養」。他感性地說,班員們用雙手與心靈,將這些元素編織成一件件美麗的竹藝品,不僅為傳統竹藝注入了新活力,更象徵著竹藝精神的傳承,讓這項古老的技藝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生。
陳理事長進一步說明,農村婦女與在地農產合作多年,歷經不斷的研習、試錯與交流,終於成功打造出臺中大坑獨有的「竹經濟」。他強調,此次成果展正是多年心血的具體展現,不僅可以振興地方經濟,也能吸引更多有興趣的年輕人加入「竹夢趣」的行列,共同將深具文化美學與環保實用價值的竹藝推廣出去,讓更多人認識並愛上這項獨特的傳統工藝。
廖總幹事述宗指出,透過這樣的技能培訓與成果展出,不僅為農村婦女提供了多元的發展機會,也使傳統文化編織技術得以傳承。他認為,此次展覽正是農會「培力農村婦女,活化地方產業」理念的最佳實踐,展現了農會對於在地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的堅定承諾。
現場參觀者無不被這些作品所散發出的傳統工藝溫度與用心所感動。「竹藝,是手藝,也是生活智慧。」這句話,完美詮釋了竹藝的精髓。讓我們「藝起竹夢趣」,共同感受來自農村婦女的創意力量與竹藝文化的獨特風采,見證這項古老技藝在現代社會中綻放的璀璨光芒。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