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路改名風波持續升溫 內政部強調依法推動與地方協商並重
新華報導\1987創刊
台中市近期關於中正路更名的議題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與熱烈討論。地方首長表達反對意見,認為此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社會分裂與民眾困擾,盧秀燕市長批評相關行動「吃飽太閒」,呼籲勿再浪費資源於無意義的行政作為。然而,內政部則堅持依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規定,明確指出中正路的改名是法定義務,並將依法推動此一程序。
內政部在昨日(31日)發布聲明,重申街道更名事宜涉及層面甚廣,除了法律層級的規範外,也需考量地方民意與社會整體的接受度。依據相關條款,為了確立自由民主的憲政秩序,否定威權時代的象徵與記憶,所有在公共建築或場所中紀念威權統治者的象徵,都應予以移除或改名,包括以「中正」和「經國」命名的街道。
內政部進一步說明,立法院在審查年度預算時已特別決議,要求建立中央與地方協作的街路名稱更名機制,並委託專家學者進行相關研究,以評估更名的可行性與妥適性。這些研究結果強調,街路更名須建立良好的協作模式,並在尊重地方意見的前提下,逐步推動相關政策。
儘管如此,內政部強調,依法更名的義務由地方政府負責執行,並將在推動過程中持續與社會大眾進行溝通,謹慎考量各方面的影響與意見,力求在取得地方政府與居民共識後,依照法定程序妥善辦理此一敏感議題。
官員表示,促進轉型正義是國家歷史正義的重要一環,必須以理性、包容的態度來面對與解決相關問題,避免因情緒與偏見而影響社會和諧。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