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海峽論壇發言全文曝光:強調「一中各表」與「反對台獨」,讚習近平促和平
新華報導\1987創刊
日前,前總統馬英九率領「大九學堂」青年前往中國福建參加第十七屆海峽論壇。事前,馬英九基金會公開了其在會前的談話稿,內容詳細闡述了「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的由來,並重申用交流取代對抗、用協商取代衝突的理念。
他在稿中首先表達了對能參與此次活動的榮幸與喜悅,並感謝王滬寧主席與習近平總書記的接待與關心。馬英九提到,去年四月在北京與習近平會面時,習總書記對兩岸和平發展的努力以及對青年未來的關切讓他印象深刻,並請王主席轉達問候。
![]() |
擷取網路 |
他指出,當前兩岸情勢充滿不確定性與挑戰,但這更凸顯了保持理性與冷靜的重要性。他相信,民心的向背是兩岸關係的關鍵,並強調中國五千年歷史中,合與分的循環,台灣民眾渴望兩岸能朝向「和」與「合」的方向發展。
馬英九舉例指出,近期的民調顯示多數台灣民眾支持兩岸和平合作,認同兩岸血緣相連,感情深厚,這是主流民意的體現。他重申,1992年兩岸達成的「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符合歷史與法律規定,也兼顧兩岸人民的利益。
他期盼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深化合作,用交流取代對抗,用協商解決分歧,避免戰爭,攜手振興中華,為兩岸人民創造更安全、更美好的未來。
馬英九還提到,兩岸和平發展是共同的願望,也是雙方的最大利益。多年來的交流與互動證明,雖然兩岸存在差異,但民間的感情與交流的渴望始終未曾中斷。這些努力促使彼此逐步建立信任,推動正向發展。
![]() |
擷取網路 |
他回顧過去兩年,自己曾三次訪問中國大陸,帶領青年團體進行交流,並邀請大陸高校師生訪台,這些都展現了兩岸民間交流的重要性。特別是大陸師生在台灣的活動,受到熱烈歡迎,獲得良好反響,證明民意的支持與兩岸情感的深厚。
馬英九強調,年輕一代是未來的希望,應該提供更多文化與交流的平台,讓兩岸青年有更多接觸與合作的機會,這不僅有利於兩岸關係,也對國家整體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最後,他指出,兩岸在文化、宗教、民俗等領域擁有豐富的資產,如閩南與客家文化、媽祖與關公信仰、傳統戲曲等,透過文化交流,不僅可以拉近彼此距離,還能讓年輕一代從中找到民族認同感,促進國家團結。
這份談話稿展現了馬英九對兩岸和平的期待與努力,強調以和平方式推動兩岸關係的穩定與發展,期盼未來兩岸能在理解與合作中共同邁向更美好的未來。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