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偏見,迎向平等新時代!臺北地院邀請黃長玲教授揭示性別文化的變革之道
新華報導\1987創刊
臺北地方法院近日再度邀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的黃長玲教授,為同仁們帶來一場深具啟發性的性別平等系列演講。這次的主題聚焦於「日常生活中的性別歧視」與「亞洲地區的性別共治」,讓大家從微觀的語言習慣到宏觀的社會結構,一同探索性別平等的真義。
黃教授指出,性別偏見根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駕駛、喪禮用語,甚至媒體表述,都隱藏著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她舉例說明,當遇到駕駛技術不佳的情況,常會不自覺地用「女人」來貶低女性駕駛者,而當發現駕駛者為男性時,便又轉而批評男性像「女人」般開車,這些語言背後反映的,是社會對性別角色的固有期待。
此外,黃教授也談到台灣在推動性別平等方面的成就與挑戰。雖然女性在立法院的代表比例已達41.5%,但「零女性議會」與「零女性選區」的現象,揭示了體制性的不平等仍待突破。她強調,真正的平等不僅是數字的提升,更需要結構性改革,讓多元聲音得以充分表達與共治。
演講中,黃教授強調,推動性別平等,必須從改變文化與制度著手。她提到,只有當社會能打破傳統的權力結構,讓每個聲音都能被聽見,才能朝向真正的社會共治邁進。
這場演講不僅讓在場的同仁深刻反思日常中的偏見,也激勵大家共同努力,持續推動性別文化的革新。只有在不斷的變革與努力中,我們才能迎來一個更加平等、多元的未來。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