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社區規約超無聊?台中市府奇招變桌遊,百位市民化身偵探破解「惡鄰」難題
新華報導\1987創刊
當「鄰居家的狗半夜狂吠」、「樓上漏水淹到我家天花板」、「管委會開會總是吵成一團」這些令人頭痛的社區日常,不再是無解的糾紛,而是一場鬥智鬥勇的解謎遊戲時,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住宅處給出了一個極具創意的答案。
今(13)日,一場名為「社區解謎 Let’s Go」的實境互動體驗活動熱鬧登場,這不僅是市府的創舉,更像是一場大型的社區生活桌遊。活動消息甫一公布,便在短短五天內吸引近百位市民爭相報名,現場氣氛熱烈,參與者們時而眉頭深鎖,時而爆出恍然大悟的笑聲,成功將枯燥的法規與繁瑣的社區管理,轉化為一場充滿趣味的挑戰。
這場活動的核心,是為了推廣市府新上線的數位私宅服務「台中樂居管家」網站。然而,住宅處並未選擇生硬的政策宣導,而是巧妙地將網站功能與數位工具操作融入一道道精心設計的關卡中。參與者們被賦予居民、管委會成員或社區經理等不同角色,必須在模擬的情境中,學習如何應用法規、如何透過「台中樂居管家」平台尋找解決方案,一步步破解生活中的真實難題。
住宅處長陳煒壬在活動中表示,這場活動的初衷,是希望將「公共參與」的種子,用最貼近民眾的方式播下。他深刻體會到,許多社區糾紛的根源,往往來自於對法規的不了解與溝通的斷層。與其被動等待民眾求助,不如主動創造一個「共學」的場域,讓市民在遊戲中學習,在挑戰中成長,親身體驗如何運用數位工具,將複雜的社區事務變得井井有條。
活動的成功,不僅僅是培育出一批懂得解決問題的「社區解謎偵探」,更深層的意義在於,它打破了民眾與公部門之間的隔閡,證明了公共政策的推動可以是有趣且充滿互動性的。當市民不再視社區規約為束縛,而是將其當作創造「樂居生活」的實用工具書時,一個更和諧、更具數位素養的公民社會,也正在悄然成形。










留言
張貼留言
1、留言勿涉及人身攻擊、汙衊、侮辱、影射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否則自負法律責任。
2、《新華報導》會刪除未能遵守上述規定者的留言。